“万名民夫对您感恩戴德,高呼‘陛下万岁’!”
傅殇沉默了。
他感到一阵气闷,换了个问题。
“抄没的家产呢?”
“回陛下,白银七十万两,黄金十万两,良田万亩,粮仓十座。”
“赵大人已将银两、地契封存,移交户部,粮仓则全部用于工程民夫口粮。”
【系统提示:地方豪强势力受到打击,中央集权得到巩固。】
【系统提示:王朝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天河’工程资金充裕。】
【系统提示:民心凝聚力提升,‘风语卫’威望达到顶峰。】
傅殇闭上眼。
他亲手点的火,被他们拿去炼钢了。
炼出来的钢,还被用在加固他一心想推倒的房子上。
接下来的日子,傅殇几乎是在麻木中度过。
他不想听的“好消息”,却如同雪片般飞入皇宫。
工部尚书刘正,激动地呈上舆图。
“陛下!青州逆贼的家产充入,资金充裕,民夫干劲高涨!”
“第一段位于冀州的‘子午渠’,已于昨日成功通水!”
“您是没看到啊!那水流进干涸的田里,沿岸数万百姓跪在地上哭啊!都说您是活菩萨!”
傅殇嗯了一声。
农部尚书刘伯温紧随其后。
“陛下!臣遵您的圣意,严查贪墨,凡克扣民夫口粮者,一律由风语卫当场杖毙!”
“臣还提议,让民夫在工地周边开垦荒地,种植速生作物,如今第一批萝卜豆子已经收获,大大减轻了国库的粮食压力!”
傅殇挥手,示意他闭嘴。
他想不通。
征百万民夫,搞旷世工程,怎么会不死人?
怎么会没人造反?
最后,户部尚书王崇,红光满面地呈上了一份账目。
“陛下,圣明啊!”
王崇的手指在账本上兴奋地点着。
“按照您‘以工代赈’的方略,民夫每日除了饱饭,还可领十文工钱补贴家用,他们都把这视为活命的差事,而非死路!”
“而且,子午渠通水后,物资粮食改走水路,成本比陆路降低了七成!省下的钱,又能多雇三万民夫!”
【系统提示:水利设施初步修复,农业生产得到改善。】
【系统提示:工程进入良性循环,综合国力持续提升。】
殿内一片寂静。
傅殇看着王崇那张涨红的脸,看着他眼中闪烁的、对自己“英明决策”的无限崇拜。
他感觉一口气憋在胸口。
想发怒,想掀桌,想大吼“朕是要他们死”。
可他不能。
因为所有的功劳,源头都在他身上。
是他,“高瞻远瞩”,定了“天河”大计。
是他,“爱民如子”,准了“以工代赈”。
是他,“明辨忠奸”,派了赵明诚。
他被自己的“圣明”,牢牢钉死在了龙椅上。
“很好。”
傅殇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你们……都做得很好。”
他缓缓起身,走到那副巨大的疆域图前。
目光掠过那些重新变得碧绿的田野,那条蜿蜒通水的旧渠。
这帮臣子,用他的荒唐,造就了他们的功业。
用他的恶意,浇灌出了一个正在复苏的王朝。
傅殇看着地图,伸出手,指甲深深嵌入掌心。
他猛地转身,目光扫过殿内因他的“嘉许”而面露喜色的臣子。
那眼神,冰冷得如同万年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