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下了一夜终于停了。
家里三个老爷们儿蹲在院里,琢磨着给孩子取个好名字。
三人争论不休,叶爷爷最后拍板,大的叫叶文,小的叫叶武。
叶清清听到了弟弟的名字,嘴角抽了抽,三个人商量的这么长时间,起的名字还是没啥水平。
冯娘子给了五天的假,叶清清和叶宜安心待在家里陪着王氏。该说不说,有了林氏在这儿帮衬,叶奶奶的压力顿时变小很多。
叶母除了给两个儿媳每天都杀一只鸡来补着,还轮流做好吃的给家里人,林氏来这几天胖了两圈。
很快就到了洗三,一家人简简单单办了一场,没叫其他人来。
叶清清很快就要走了,临走之前,把叶母拉到一边。
“奶奶,我看欢儿最近可不太开心。”
叶母忙着照顾着两个孕妇,孩子基本属于放养,她并没有注意到小孙女的情绪,听到叶清清的提醒,叶母马上就反应过来了,毕竟她也是四个孩子的娘。
“唉,你三叔三婶刚得了个儿子正是稀罕的时候,可不就忽略了欢姐儿。”
叶母拍了拍叶清清的头,说道,“这事儿我知道了,我会看着的,你和你姐好好去读书吧。”
叶清清目的达到,才放心地和叶宜回了书塾。
叶母把人送走,在院子里看到了叶欢和叶雨。
叶雨正抽陀螺抽的起劲,叶欢则蹲在旁边默默地看着,圆圆的小脸上不见什么笑意。
叶母知道问题的症结不在孩子身上,她径直走到屋子里找到叶知礼和张氏,看到他们正围在儿子旁边逗弄。
叶知礼看到他娘一脸严肃,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叶母自顾自的坐在了凳子上,缓了一缓,开口道,“老三,老三媳妇儿,我知道你们生了儿子高兴,我也高兴。但欢儿也是你们的闺女,咱们家的闺女和儿子一样,谁也不能偏向了去。”
“娘,你咋突然说这个。”张氏还没意识到婆婆话里的意思。
叶母努力不把白眼翻上去,有个脑子不太灵光的儿媳妇说话还真费劲,“我是说,你们是不是只顾着儿子,忽略的欢姐儿?你们没发现欢姐儿最近都蔫蔫的。”
张氏和叶知礼沉默了,他们想了想,最近确实忽略了女儿,欢儿才四岁,还小着呢,正是需要陪伴和照顾的时候。
叶知礼自责的说道,“我们确实忽略了欢儿,每次我从城里回来也很少陪她,估计和我这个爹也不咋亲了。”
“你知道就好,以后你俩多陪陪她,你回来时给欢姐儿带个头花带个糕点,她知道你这个爹惦记着她,自然和你这个爹亲香。还有你,老三媳妇儿,我知道你盼这个儿子好几年了,但咱们欢姐儿多好的孩子,别看小孩子家小,她啥都知道。”
叶母一番话要把张氏说哭了,她虽然盼儿子,可女儿也是她心头上的肉。
“娘,您教训的是,欢儿是个好孩子,是我这个娘做的不好。”
“行了,你们知道就好。”说完,叶母就出了屋子。
叶母把两个蹲在院子里抽陀螺的两个孙女薅了起来,拿出两个糖块分给了两人。
之后的几天,叶奶奶清楚的看到了三房夫妻的改变,叶欢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常常趴在张氏的身边儿看弟弟。
叶母的心慢慢放了下来。
韭黄的销量越来越少,只一间暖屋的韭黄就足够支撑的起,虽然钱挣的少了,但所有人还是干的很起劲。
王氏出了月子,林氏自觉自己的使命完成,就要告辞回家,王氏很舍不得,但林氏一大家子也离不得她,叶母也感念着林氏的帮忙,临走前给林氏塞了许许多多的东西,直把牛车塞满了,她才肯罢手。
林氏一回到家,王家人热泪盈眶,林氏走的这几个月家中虽没出什么大乱子,生意也照常做着,可家里缺了主心骨,里里外外总觉得不太对。
王家的男人们更是苦不堪言,三个妯娌没了林氏的压制开始了两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模式,王家四个木头男人根本不知道怎么调解,只能默默承受着自己媳妇儿的抱怨和怒火。
林氏看着家里六个孩子,想着叶家,她决定把他们都送去读书。
男人们照常没有言语,但媳妇儿们各有意见。
大房没有女儿,邹氏很想让两个儿子去读书。
曾氏问道,“男孩儿们去读书也就罢了,可书塾会让女孩儿去吗?”
“给村塾一些钱就行,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