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书塾的作息是上五休一,就是上五天的学然后休息一天。
每天巳时上学,到午正休息吃饭,下午申正下学。
三姐妹回到烧烤店吃了饭后,抓紧睡了个午觉,到了未初就起来上学了。
下午的第一堂课是严娘子的礼仪课。
礼仪课不是叶清清想象中头顶着花瓶走路,不能出一点声音的那种,而是严娘子坐在前面细细讲述用餐礼仪,喝茶手势以及面对不同身份的人如何见礼。
严娘子看着严厉,但讲课很是细致,一边讲一边示范,慢慢的叶清清也发现了古代的礼仪之美。
礼仪课上了一个时辰,休息一刻钟,小娘子们可以自由活动,三三两两抱在一起说话,陈琳琅身边围的人最多。
一刻钟后辛娘子抱着书来了,这节课辛娘子要的是教诗词歌赋。
但小娘子们虽识字,但水平参差有别,辛娘子只好从最简单的诗词讲起。
不同于村里的童生夫子,辛娘子讲课从意思到意境讲的清清楚楚,就连宋嫣都听的津津有味。
两节课下来,叶清清也彻底服气了,这三个女夫子是真的有些本事在身上。反正自己在家也是玩儿,上学的话也挺好。
下学回到家,天还亮着,三人一起做完夫子们留的作业后,大人们也闭店回来了。
叶知义和叶珍仔细询问了孩子们的情况,得到三人的回复后终于把心放下了。
大柳村离城里有些远,上学的这五天只能留在城里住,只有放假的那一天才能回村里陪王氏和叶奶奶。
叶厚叶宣和宋嫣的哥哥宋荣还待在村里上村里的书塾,没了叶清清三姐妹,家里更空了。
要不是为了家里的韭黄,叶知义真的想把一家人都接到城里来。
王氏在家也很想念两个女儿,她甚至觉得叶清清不去女子书塾也好,可以待在她的身边,但这个念头一瞬间就被王氏压了下去。
一晃五天就过去了,叶清清上了夫子们所有的课后(除了插花,因为现在还没有鲜花),仔细挑选了三门自己最想学的,分别是作画、熏香和插花。
叶宜选了刺绣、弹琴和插花,宋嫣选了作画,插花和书法。
叶清清回到大柳村,看到王氏挺着大肚子在路口张望,看到女儿们回来,王氏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王氏事无巨细的关心让姐妹三人心里暖暖的。
但一天的时间还是太短暂了,叶清清还没享受够母亲和奶奶的宠爱,一大早就乘着寒风走了。
由于每个人选的课不一样,遇到没课的时候,夫子们允许学生们自由活动,叶清清抓紧时间就做作业。
插花课还没有没有开始,初级的作画和熏香对于叶清清来说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叶清清在家的时间都留给了绒花,所以卖给苏老板的绒花簪每月也保质保量的完成了。
叶宜和宋嫣就没这么幸运了,作为初学者的她们每一步完成的都透露着艰难,叶清清只能在旁边给予一些帮助。
渐渐的,上学生活进入了正轨。
叶清清以为陈琳琅会告诉别人自己就是那个会做绒花冠的叶姑娘,叶清清已经想好该怎么回应她们了,但是迟迟没有人来询问。
书塾里,三姐妹圈地自萌,因为别的圈子根本容不下她们,家里做官的玩在一起,家里经商的围成一圈,家中有功名的抱成一团。只有叶清清她们三个被画为了“村姑”。
还好是三人一起来上学,如果只一个人来,才真的不好受。
本来以为就要这样三人行下去了,没想到竟有一个小娘子找来了。
何云华搭讪过来的时候有微微的羞涩,“你们好,我叫何云华,今年八岁,是何员外的女儿。”
何云华长的和宋嫣是一个挂的,可爱娇憨。
叶清清三个人都很错愕,叶清清问道:“你好,请问有什么事吗?”
“没,没什么事,我就是,就是来找你们玩。”
“找我们玩?”叶清清一脸不相信,她们这些小娘子的圈子很排外,怎么会无缘无故跑过来跟她们三个“村姑”一起玩儿?难道是何云华与其他朋友吵架了,被“赶”出来了,所以才来“投奔”?
“啊,对啊,不行吗?”何云华问道。
叶清清看了看旁边的叶宜和宋嫣,她们两人也看着叶清清,交流了一下眼神。
“行,当然行。”
伸手不打笑脸人,而且甜妹真的很难让人拒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