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货的日子很快就到了,叶知义花十几文包下了牛车,这次去县城只带着王氏和叶清清。
因为上次叶清清超常发挥,叶知义和王氏才发觉自家这个小囡好像不简单,为了以防万一,还是把叶清清带上了。
赶牛车的赵老头问叶知义“这几个竹篓里是啥,上次看你也背了两个竹篓到府城。”
“卖的菜,挣点小钱。”
“卖菜?这个时候不是刚下种子吗?哪来的菜?”
“山上的野菜”叶知义打哈哈的说道。
赵老头知道这是叶知义的糊弄敷衍之词,看着叶知义的态度,赵叔没再说什么了,别人不想说他就不问了。
车到了城里,夫妻两人背着两百斤的豆芽艰难的走,叶清清努力的在后面拖着。
在门口等待的小二看到,谨慎的四处望,佯装生气把他们赶走,三人一脸懵,叶知义想要解释,小二一脸不耐烦驱赶他们。
叶知义以为刘掌柜反悔了不要他们的豆芽了,心里灰心的不行,感觉好多的钱都飞走了。
没走几步,一个陌生男子拉住他们,带向了酒楼后门,三人这才知道原来是一场戏,聚财楼最近盯得厉害,这才用了这招儿。
别说,那小二的演技可真不错,当小二都屈才了。
事态一下回转过来,叶知义放下了心,不禁感叹商人狡诈啊,还好钱钱又飞回来了!
两百多斤豆芽,结算了二十两银子,荷包沉甸甸的,王氏幸福地把钱揣在胸口,一家人又偷偷摸摸的背着空篓出了酒楼后门。
明天还要再送一百斤过来,那就是日入小十两银,对于王氏夫妻二人来说简直就是暴富。
王氏卖完豆芽本想回家去,但是叶清清央着去银楼看看,她想去看看这个时候都时兴些什么头饰。
王氏经不住女儿的歪缠,只好答应下来,叶知义一个大男人不好意思去,就说自己去割点肉再买点儿东西给叶宜和叶宣带回去吃。
酒楼这些吃食铺子在西街,而绣楼和银楼则在另一条街上。
大银楼有两层,王氏看着就不敢进去,觉得那里的东西消受不起,王氏带着叶清清到了一家小银楼,其实也不算是楼,只是个铺子罢了。
叶清清看着铺子里的首饰,金银首饰比较少,多的是便宜的珠花木簪,简单样式的钗和流苏这些物件。
忽然,叶清清被架子上的绒花吸引住了,这是她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古代绒花。
叶清清问“这个花是什么,真好看!”
老板的看着这对穿着朴素的母女也没有不耐烦,说道,“这是绒花,有“荣华”之意,前些年从江南那边穿出来的,宫里的娘娘们很喜欢这种头饰。”
“那这绒花多少钱一支?”
“最便宜的三百文一支。”
看着那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单支绒花,一只居然最少三百文,叶清清感觉自己事业的第一春就要来了,就这样的绒花一天能做五六支,洒洒水啦。
而王氏看着这绒花,一没有金二没有银,咋就要三百文?王氏表示城里的东西咱不懂。
其实古代的绒花和现代的绒花还是不一样的,古代的绒花都是毛绒绒的,多一点可爱和精致。
而压扁式的绒花才是现代绒花,比古代的更加生动精致,再加上珍珠等配饰的搭配,就显得更加精致富贵。
这家小铺子上也没几朵绒花,而且颜色样式都很单调,听掌柜说,精致漂亮的绒花只有大银楼里才有卖。
叶清清又看到了一副珍珠耳环,珍珠圆润但是不大,只比绿豆大一点,看起来十分适合王氏,一问价格居然要一两银子,叶清清不禁咂舌。
老板解释到“珍珠难得,圆润的珍珠更难得,越大的越贵,越圆的越值钱。”
叶清清的心狂跳,因为她突然想起来,自己寝室里有一箱的珍珠。
现代的珍珠都是养殖的,淡水珍珠不值钱,而且叶清清不差钱,小到米粒,大到佛珠的珍珠,她有满满一箱,都是叶清清打算做绒花配饰的。
珍珠便宜难免有瑕疵,不过问题不大,和古代精心挑选拿出来卖的珍珠差不多。
她还有几条条珍珠手链,有一条手链,是没有瑕疵的南洋金珠,一颗颗圆润饱满,那是她哥哥送她的成人礼物。
剩下几条是自己买的,各个品类的珍珠都有,品相极好。
叶清清觉着光卖珍珠,她就能发家,不过可能面临着被抓的风险,但她还是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