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燃文小说网 > 人间四月秋 > 第一章 曾经激情的岁月 17

第一章 曾经激情的岁月 17

振声从朦朦胧胧中意识到了要有大事发生,只不过在他的认知里,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崔事通或许知道,但在这非常时期只有等待时机。

一大早,振声就和邻村赶车的二蛋一起在大寨集合,二蛋弟兄俩,他家里比较贫困,早些年爹娘因肺病撒手人寰,和哥哥相依为命,二蛋从小跟着地主家放牛赶车,吃了不少苦,通过这几天的接触,振声觉得二蛋骨子里有股不屈不挠的民族气息,是铁骨铮铮的汉子。二蛋也和振声比较投脾气,赶车的时候,没事的时候,总在一起拉家常。到了梅山石料场,二蛋和振声一起装好石料,向花园口黄河大桥走去。几个国民党的小兵痞子,依旧三三两两抽着烟,说笑着,见到昨个的小兵,振声亲切的打了招呼,向桥头碉堡驻地走去,乘卸车的功夫,振声向四周望去,发现离桥头大约二百米的浅滩处,一群国民党兵,不知在哪里挖着什么,填埋着什么,车上石料不一会儿就卸完了,振声把骡子牵到和河沟子里,喂了饲料,饮了一桶水,东瞅西望,终于发现桥头下面埋的是炸药,振声顿时惊了一身冷汗,看来国民党是要鱼死网破。如果解放军打过黄河,不知道桥头有炸药,那一定伤亡惨重,振声思索着解决的办法,可这里戒备森严,连个鸟都飞不进来,桥头下面明堡暗堡交替排列,必须要弄清楚准确埋炸药的位置。振声不敢多待,牵着骡马和二蛋一同返回梅山石料场。碉堡修的差不多了,分布在大大小小的土坡坡上,沿河而建,工事讲究,易守难攻。

转眼间到了第三天,花园口黄河大桥的运石料的差事,已经结束了。崔事通交代要去大寨找马大嘴,振声早早的起来,向大寨奔赴而去,穿过了西门大街,看四下无人,走进了一条背街小巷,敲响了朱红色的大门来人是一个白胡子老头,戴着一副镶金的眼睛,高挺的鼻梁,还有一张略大的嘴巴,显得格外精神。振声问:“有当归卖吗?”老头捋了捋胡须,慢条斯理地回道:“有,刚从南方贩回来的。”振声双手作揖回道:“崔叔让我找你的。”“进屋说吧!”马大嘴招呼振声进屋。中式的四合院,古朴典雅,一棵桂花树记载着这里的风风雨雨。马大嘴,开门见山:“你明天去大寨集市找到一个叫瘦猴的人,他是我徒弟,在国民党保安团当厨子,最近一直在花园口,你去帮他打个杂,切个菜,好相互有个照应。”“好,明个我就去找他。”马大嘴给振声泡了壶龙井,振声隔着桌子就能闻到香气宜人的茶香,抿了一口,顿时觉得清新脱俗,也是活了这么大喝到最好的茶。振声,看马大嘴仙风道骨的样貌,很难和厨子联想到一起,见到振声有点异样的眼光,就娓娓道来,说起了陈年旧事。原来马大嘴是长垣常派御厨,也是豫菜,鲤鱼焙面技艺传承人,还给给末代皇帝溥仪亲自掌过勺,因时局动荡不安,带着一家老小,躲避战乱,回到了原籍大寨。后来又为了生计,在城南五里巷,开了一家迎春楼酒店,主打传统八大碗,豫菜,响彻四方。振声和马大嘴越聊越投机,振声津津有味的听着,到了中午,振声有意道别,可马大嘴说今天做炸酱面,你有口福了。非要留振声吃饭。推脱不过,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炸酱的精髓在于酱,取干黄酱,边加温水边泻酱,再用上好的五花肉末,用小火炒香,再加泻好的酱,小火慢熬即可。把酱往面条上一泼,一碗炸酱面就做好了。振声没吃过炸酱面,也不知道这么复杂,等到端起碗的那一刻,他震惊了,面香和着肉香,让人馋的直流口水。振声一口口下肚,不停的赞赏马大嘴的厨艺高超。饭后喝了茶,振声道了别,向西沟高岗走去。

回来的路上,振声思索着,等待着月底二十八和崔事通见面,有太多的疑问等他去解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