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腊月是年前最后一个月,这个月天气最冷,人也是最难熬。几家欢喜,几家愁,大户人家张灯结彩,穷苦人家,热锅冷灶好不凄凉。有些人家欠了债,那种无助,那种悲凉或许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得到。
寒冬腊月,临近年关,大户人家都在杀猪宰羊,准备着过年的年货。今年经过全家的勤劳,营生不错,振声爹娘也从大寨上买回二斤猪肉,笑嘻嘻的从大寨回来,和同村的几个妇人一路走,一路说。“今个年景不错,萝卜大肉饺子一定让孩子吃个够。”振声的二婶子说道。“今年比往年好点,听说八路军快打过来了,好日子马上就要来了。你看,我割了三斤槽头肉,也让孩子们尝尝荤腥。”隔壁王大娘也附和道。饺子是中国人春节千古不变的佳肴,也是老百姓对家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行人,纷纷扰扰的议论着,不一会就到了西沟河坝,河面早就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同村的,隔壁村的调皮孩子,三五成群,嬉戏打闹着,好不快乐,早就忘记了寒冷,忘记了难关大人们的烦恼。振声娘到家,招呼他爹,从地窖挖萝卜,大葱,北方人家,因为天气寒冷,每家每户都有存储红薯,萝卜之类的地窖,冬天保鲜,还不容易坏。今年腊月二十八,振声,还有哥哥们都停工了,振声爹娘,一大早就开始忙活着,有榨萝卜的,有切菜的,有烧柴的,一家人欢天喜地好不热闹。忙活了半天,终于吃上了一碗杂面包的饺子,振声吃完,沿着河堤溜达着,想年前去再看看桂枝,节后,找媒人提亲说媒。想到这,振声心里像猫抓的一样,痒痒的,好不惬意。二旺这时从老远就喊道:“振声哥,等等我。”“你小子不在家好好待着,出来做甚?”振声说道。“河道子里有鱼,把冰凿开,拿渔网直接就可以抓。我们一起弄点荤腥。”“这么冷哪有鱼?”振声疑惑道。“知道你不信,你看这是什么?”只见二旺从背后掏出一个炸好的鱼块,递给振声。“这就是我在河边抓的。”“好啊!我们可以试下。”天刚过晌午,两个人一前一后,各自从家带来抓鱼的家伙事,朝西沟河坝子走去。
振声跟二旺找了个河流汇集的洼处,凿了几个洞,把渔网用绳索穿到另外一个洞,反反复复这样,不一会就把一张网下完了。两个人,在冰面上敲打着,配合着,赶着鱼群。大约一柱香的时间,二旺和振声开始从一端大点的冰洞起网。一人拎着桶,一人收着网。不大功夫,一条条巴掌大小的鲫鱼,还有拳头粗的鲤鱼就装满了桶,尽管两个人冻得满脸通红,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分了劳动的成果,各自回家,振声捡了两条大的,朝桂枝家走去,不大一会就到了观音庙。桂枝爹娘正在灶屋忙活着,桂枝也在搭手忙着添柴火。见到振声的到来,一家人都很开心。“刚打的鱼,送过来尝尝鲜。”老两口接过鱼,满脸开心的招呼着振声坐下。也许过年,就是过人情味的吧!那个年代,即使是一包烟丝,一包茶,一把杂面,一点柿饼,一点红薯,都是浓浓的人情,唠叨着家长里短,说着过往的岁月,一副副慈祥的笑容,记忆着那个年代的故事。桂枝从灶屋端过来一碗饺子,让振声吃。“俺,吃过了,就想过来看看你,心里挺想你的,你吃吧!看看你都瘦了。”见振声这么说,桂枝羞红了脸。轻声说道:“娘和爹都挺中意你的,什么时候过来提亲啊!”“等开了春,扎了窑,就来。”“说话算数,不然俺恨你一辈子。”桂枝泪汪汪的望着振声,生怕错过爱的人,振声也举手发誓,桂枝急慌忙把他的手放下来。“大过年的,能不能说点吉利的”振声幸福的笑了,那么甜,那么真挚,仿佛今天就是洞房花烛一样。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也许,这就是幸福,就是爱的开始。两个人相互盼着,望着,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