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悠悠,往事悠悠。时光如飞,不觉之间,我已是耄耋老人。忆往事,不堪回首,谨立自传,以示子孙,不忘祖宗和方家血脉。
我生在一个典型的农村封建大家庭,那些文艺作品中所描写的封建大家庭的落后愚昧和凄凉痛苦,我家都有。年幼的我经历了太多的悲惨!
我1925年3月25日生于安徽省舒城县汤池镇留览村,我的原名叫方世模,后改为方世朴,小名大根子。
我从小失去生父和生母,成为一个孤儿,但养母和后母、二嫂、大姐都很疼爱我,管家的两个舅舅以及姨妈、舅妈都对我很好,真是孤儿不孤,人间处处有真情。
我名义上出生在一个首富之家,实际上徒有虚名。从我记事时起,无论在家中,还是在学校中,生活都很艰苦。家中年年卖地卖田以维持 生计,当我读完中学时,家产也卖的差不多了,只得分家。
那时军阀混战,盗匪横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出生后就是苦难之日,逃难之日。晚上不敢住在家中,到大婶的娘家居住,后又逃到汤池街上,然后再逃到县城。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人占领了县城,1938年,我们又逃回汤池镇。童年总是在胆战心惊中度过的,我们的童年没有幸福和欢乐,回首八十年前的往事,巨大的悲伤和痛苦仍然历历在目,不能忘却。
我的家人都是文盲,谈不上有家庭教育和学习环境,大约七八岁的时候,请了一位私塾教我们小兄弟们念《三字经》《百家姓》,写写毛笔字,没有算术、历史和地理。
一年后,我家搬到汤池镇,到一家私塾念书,教我们的老师,我们叫他轲龙先生,在私塾里念了一年左右,所以,我的小学前三年读的是私塾,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小学教育。1935年我十岁,家搬到县城,我才进入正规的私立植民小学,学校位于今天的小东门附近。在植民小学学习两年,除国文外,还学习了算术、历史、地理、自然等。
我从小学习很自觉,也没有他人管教我,对文科方面有兴趣,逢到星期天,别人顽皮,我一头扎进县图书馆,看了不少课外读物,如《三国》《水浒》等,《西游记》和《红楼梦》是到中学才看的。后来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我辍学一年多,但因有小学打下的基础,加上自己的努力学习,为以后上中学打下了基础,从而顺利地完成了六年中学学业。
听大人说我小时候讲话很迟,可能是四五岁才开口,大家都怀疑我是个哑巴。但我清楚的记得我幼年时有点杂舌(大舌头),上中学后,我十分注意改正这一缺陷。我在外面求学几十年,又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普通话本应说的很好,但事实上我的普通话并不好,我中学时的英语和大学时的德语都不大好,这说明我的语言能力差,基因有缺陷。
童年时有两件事是不能忘记的——
一件是家中盖新屋,打了铁靶子放在房中。夏天我们从不穿鞋,不小心一脚踩上钉子,鲜血直流,人也倒下,幸好倒在空地上,若倒在钉子上,就性命难保了。
另一件是后母的弟弟,也就是我的小舅,他结婚那天,老妈带我和弟弟方世才去庆贺。那个时候结婚是大庆三天,因小舅家房子小,我第一天就睡在小舅的新床上,本打算要住四天,但第三天我突然吵闹着要回家,老妈就带着我们提前一天回到家中。第二天外公来了,告诉我们说就在我们回家的当天晚上,土匪来到舅舅家想绑我们的票,要不是我吵着回家了,后果可怕,甚至会撕票。小小的心灵也受不了这个打击啊。后来大人给我算命,说我有九龙护身保平安,这虽然是迷信,但在后来的人生里程中,我的确有多次大难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