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李坦如此着急,甚至桃华还隐约观察到李坦上火着急背后的窘迫与无能为力。
桃华并未因李坦的尊敬和看重,自矜自傲,而是依旧恭敬的给李坦行着礼。
面对着沉稳冷静的桃华,看着他依旧不忘按照礼节,躬身给自己行着大礼。
李坦很是高兴,揪着的心,也如同有了主心骨一般,一下子沉稳许多。
待桃华行完礼,李坦驱散身旁的众人,拉着桃华便进入了内堂,好好商议。
进入堂中,李坦请桃华随其紧邻而坐,然后便将事情的原本和当下城中的细节都一一诉说出来。
听着李坦的讲述,桃华发现,当下事态情况虽然紧急,但是并未到完全失控的状态。
而为什么当下城中显得如此紧急和凶险万分?不过是一群小人在暗中,煽风点火罢了。
待李坦给桃华诉说完,一直盯着他的眼睛,就从未动过。希望桃华,赶紧想出个妥帖的主意,将事情给解决了。
心中有数的桃花,这一次没有让李坦失望,给李坦一个放宽心的神色,然后开口道:“县君,先不管城中情形如何?我问你,现在城中的军士是何种态度?你还能否完完全全的掌控住他们?”
“素形啊,城中军士倒是无有闹事者,而且我让将校们加大了日常的操练,提升了平日里的伙食。所以,军中倒对此事无有什么态度,他们大都中立。不过,新募集的军士中有一部分,则是希望尽早变革改变。”
“此外,现在领军的将校大都是我在商洛时,提拔出来的,他们一切都以我马首是瞻,所以,军队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得到李坦这样的回答,桃华对解决当下局面,手中更是多了几分把握。
桃华请李坦安心坐下,好好听一听自己的分析,然后再请李坦定计。
李坦挥手请桃华大胆放言,他一定从善如流。
得到李坦的允许后,桃华才说出了自己的分析:“县君当下情况虽是危急,可实则危中有安,乱中有序。故而,县君无需这么担忧。且有赖县君之前在城中的努力经营和深深威望,此事能否完结,还得县君出手才行。不过定计之前,华有些鄙陋之言先请县君闻察。”
“如县君之前所言,城中现在主要有三种观点,那么也就说明了城中主要分成了三拨人群。”
“其中有赖县君处理得当及时,所以军中众将士大都未表明什么态度。但是这并不说明,将士们无有任何想法,而是他们在等着县君的表态罢了。现下军中有希望县君变革的声音就是例证。”
“对于此,我希望县君能够真正的重视起来。毕竟,军中才是县君控制三县的保证,只是有了军中的鼎力支持,县君才能任其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不过,依我看来,当下还不是正式变革的时候,县君还需要静待时机,好好等待。”
“但是,县君对兵士的呼声亦不能忽视。兵士想要变革,无非是为了钱粮,为了养家糊口罢了。故而,县君可以从粮饷上,给士兵以保证。此外,对于土地,给兵士的分配,县君也要早作打算呀。”
“毕竟,银钱是当下收服兵士。可只有土地的分配,才能使得兵士们彻底归心呀。”
桃华一说完,一片长篇大论下,也顿觉口干舌燥。只得停了下来,一是等一等,让李坦好好想想,吸收归纳;二也是缓一缓,让自己有个休息的时间,好进行下一段分析。
对于桃华的话,李坦也是深以为然的。当兵吃粮,本就是天经地义的。尤其是,当下世道混乱,土地兼并严重,就更使得土地在世人眼中显得金贵。
毕竟,钱财和金银总有用完的时候。而土地,不仅能产出粮食,而且也是比金银更加抢手的硬通货。
所以,对于将士们来说,当兵不仅是为了吃粮挣饷,也想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土地作为延续传家的基业。
故而,将士们对土地的渴望,李坦是明白的。而对于此,他也在心中默默规划过。
不过,由于成军后,还未经历过什么大的战事,众将也没有积攒下什么重大的功劳,且三县均在山区,田园土地较少。
故而,也就暂时没有将此事大肆提出来。可是,当下桃华已经说明,需要自己仔细思考此事。看来对于此方面,自己也要有个章程了。
李坦一边想着桃华的话,一边默默在心中谨记着。
而桃华休息了片刻后,在李坦的注视下,继续着他的分析。
“以上就是持中立态度人群的想法。对于持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