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坦这里调兵遣将,分派兵力,留下一小部分兵士把守城门,府库。
其余人等,着甲列队,随同李坦出了菊潭城。
按照属下的请战,分作前后两部。
前锋由一名骁勇的兵将率领,直接对叛军的小分队发起进攻。
而后备则由李坦在远处率领,一是给前锋压阵,二也是防止出兵太众,直接将叛军恐吓跑了。
怀着轻松的心情,前锋出了城,就迫不及待的向着叛军发起了冲锋。
看着乌压压的一群人,一哄而上,人数还是己方的数倍。叛军的主官也被吓了一跳,可是再仔细一观,冲过来的,好像根本就没有什么对战经验,直接就是鲁莽的往着前方冲着。
面对着这些新训练的新兵,叛军并没有完全慌乱,而是趁着还有着些许缓冲时间,开始临阵布置着。
很快双方接触,虽然凭着人多势众,可是前锋军不知配合,只是各自单兵独战着。而反观叛兵,则熟练的相互配合着,一时间竟和前锋兵打的有来有回。
甚至随着战斗的深入,叛军反而开始慢慢占起了上风。前锋兵不仅死伤过重,更是人人挂彩。
看到自己率着数倍于敌的兵士,不仅不能将叛军歼灭,可能还要被叛军反杀。
这气的前锋将领怒火大盛,可是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自己一个劲的努力拼杀着。
指望能够带动麾下的士气,从而反败为胜。
前锋这里,已经落入下风,甚至还有马失前蹄的迹象。
这就使得,李坦的脸色也渐渐凝重了起来。
不过,此时还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也幸亏桃华出言,让李坦多加派遣斥候观察着前军的情况。
不然的话,李坦还在后方悠哉悠哉的,与众将士说笑,期待前锋的捷报呢?
虽说要营救前锋军,可是如何做,李坦还想再和桃华商议一下。
“桃君,今前军受阻,未能竞功。我要出君援助,依你看要如何补救。”李坦出言道。
从来往的斥候带回的消息,以及桃华在私下里对斥候的询问,桃华也大致清楚了前军出的纰漏在何处。
现在,又有李坦的询问,桃华说道:“有县君出阵,自是万无一失。只是前军将士只知个人拼杀,完全不知人多配合的优势,希望县君能不再步前军之后尘,有所警醒。”
听完桃华的谏言,李坦也是感觉加上自己这些后备军,完全可以说是狂风以摧枯拉朽出击。
再吸取前军的经验,定是能一战而胜。
于是,传兵下令,命将士们全军出击,遇到叛兵,各成伙伍,配合歼灭。决不能只顾个人拼杀,脱离本队。
有了李坦的军令,军士们也就有了禁忌。很快在一番急行军后,他们就来到了拼杀的战场。
菊潭本就山多地少,所以对战的区域并不大。故而,这对于大规模的整体划一的出战并不有利。
而是需要大军在出击中,相互配合着,整体向前推进。若是只顾个人英勇,直知往前冲,脱离本队,很可能就会陷入敌军的军阵内,被敌军轻松歼灭。
前锋大军就是反了这个毛病,即便他们人多,可是还是被叛军一部分一部分慢慢的吃掉了。
最后不仅使得战场陷入了僵局,还有着全军被歼的风险。
可是有了后备军的补充,前军的压力一下子,轻了下来,剩下的前军也被李坦安排新的将领接收了下来。
李坦下令,让他们配合着先到达战场的兵士,先将局势稳住,并将受伤过重者,慢慢转移到后方。
随着兵士的重新替换,李坦来到对战的前线,看到数倍于敌的军队,就只打得这么一个战果。
心中在怒火中烧的同时,也在庆幸自己听从了桃华的建议,全军出击,后备策应。
若是今日只有前军在阵,只会落得个惨败而归的下场。
有了新的兵力的加入,而且还是稳扎稳打的态势,叛军在与前军对战了这么久后,体力与军势上也在逐渐削弱。
想着旧计重施,依旧能将新来的后备军再次拿下。
可是试了好几次,看到自己几次三番五次的引诱,都不能使得新到的军士上钩。
叛军的压力也慢慢大了起来,自己已和前锋对战许久,虽是轻松就将前军击败,可是消耗的体力和士气也不在少数。
如今对方是以逸待劳,自己则是以啤上阵,本就处于下风。而且李坦带军稳扎稳打,绝不允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