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华听到警报声,就立即向高墙处急行。当他来到高墙上,并未发现到敌人,倒是看到了李坦一行人。
看到所来都还是熟人,桃华放下了担忧的心。让桃家人连忙将手中的武器收拾起来,赶紧去给李坦开门迎接。
通信这么久,桃华早就得知了李坦的真实身份,关系也密切了很多。虽然之前不过匆匆一会,可是二人已经深交已久。
“朱明道兄,不在山下保境安民,治理地方,怎么有功夫来我这偏僻山野啊?”,桃华打趣着。
看到桃华熟络的和自己开着玩笑,李坦并无被冒犯的感觉,知道这是二人的交情达到了某种程度的表现。
“青阳道兄不要打趣我了,今次我来上山,是有要事详询的。”李坦回道。
桃华迎着李坦进入寨中,还不断将李坦介绍给众人,预防下一次误会的产生。毕竟,有些事情的发生,或许会因误会,可再次发生的时候,可就拿误会解释不过了。
李坦穿过墙门,进入寨中,发现里面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不过是多了些来往的仆人,又开辟了些山地。
当听闻,桃华的父母兄弟也在山上的时候,李坦甚是有礼的提出,要前往拜见。而桃华听闻此言,也是毫无犹豫的直接答应了下来。
说着,桃华便将李坦领着,向院内走去。在路上,李坦还歉意的表示着,此次来的匆忙,并未准备什么礼物,让桃华不要介意。
桃华听到后,让李坦不要如此多礼。虽然他们相熟是从偶然开始的。可说实话,桃家反而受李坦的恩惠要更多。先不说李坦之前送往桃府的礼物就价值不菲。就说李坦能将朝廷上的最新消息和邓州的讯息,传递给自己,就给桃华帮了大忙了。
如果没有李坦将这些很难收集到的讯息,传给桃华看。桃华也不能对当下的时局有如此清晰的了解,更不可能对邓州的局势这么洞若观火。
桃华也不可能这么决然的判断出邓州大战的爆发,也不能提前将父母亲人都接到山上来,还提前做了那么多的准备。
不然的话,即便他们躲过了战乱,也要艰苦度日。
所以桃华让李坦不要多心,更不要这些虚礼放在心上。虽然他们见面不多,但是情谊却是绝无掺假。
而且桃华的父母也早就想过要和李坦相见了。毕竟,受人如此多的财物,若不当面感谢一下,怎么也说不过去。
进入桃父桃母的院落,此时桃父在院落里侍弄菜圃,桃母则在缝纫衣物。原来来到山中后,看到每个人都被安排了事物。就连桃华都按时下地,应季干活。
为了给桃家的众人做出表率,也是为了渡过困难出份力。桃父桃母没有闲下来,而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看到儿子引着一个陌生人进了院内,桃父从园圃内,走了出来。询问着儿子,“华儿,今日是有客拜访吗?”
桃华给父亲介绍道:“父亲,这就是经常给你提起的李坦李大人。今日他来拜访你了。”
听闻是经常和桃华通信的李坦,桃父早就想见一见他了。毕竟,之前收到李坦那么多的礼物和财物,内心始终有些不安。俗语云:无功不受禄。
桃家并未给李坦提供什么看得见的帮助,却反而收了他那么多的物品,桃父的心中很是不安。
故而,今日听闻李坦上门拜访,桃父连忙给李坦行礼,要感谢李坦的豪迈大方。而李坦看到自己还未行礼致意的时候,桃父反要给自己行礼致谢。
慌得李坦,连忙将桃父扶起,直呼不敢。而桃华也让父亲无需那么客气,说是这一次李坦山上求疑,待解开他的心结后,自己会给李坦一份与之前物品价值相若的回礼。
得到如此消息,桃父才放下了心。
桃华让大家都无需这么客气,接着又领着李坦去拜见了自己的母亲,最后和桃父桃母在堂内叙完了话。
桃华便向父母言明,他们还有要事要商议,便领着李坦退下告辞了。
从内堂退下,李坦和桃华来到了客室。就是李坦上一次和桃华饮茶的地方,现在这里并没有什么变化。而此刻,客室内也就李坦和桃华两人。
毕竟已经相熟,也就无需这么多外人在旁打扰了。还是上一次的老样子,将茶炉燃着,在茶釜内注满水,盖好釜盖,二人便静等水沸。
桃华熟练的操作着手中的动作,也没有阻止李坦讲述他的疑难。
李坦坐下后,静了下心。便开始讲述自己的难题,当讲到叔父李则已经战死,桃华也是吃了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