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昭国愿意归还两城,便表明了他们的诚意。派遣使团一事可以一试。
但也有人认为,这是耍诈的可能性更大。昭国背刺的理由,在他们看来实在是无稽之谈。而且里面并未提及戎狄,有可能只是放出的烟雾弹。
只有君翎的想法不一样。
里面归还昭国公主一条被单独拎出来,是极不寻常的。历史上和亲的公主,不论和亲两国如何,都没有归还的道理。
皇帝也感觉到了,这份国书很善意,大家都在往误会方面靠,可只有昭国公主一条是实实在在的。
昭国的两次攻城,都不像仅仅是误会,而是蓄谋已久。那目的何在?
为了公主,那更是天方夜谭。
皇帝否定了自己的想法,把公主嫁过来是他们愿意了的,怎么想也不可能花这么大代价,只是想让公主回国。
若是烟雾弹,皇帝倒也是不怕的。怀有警惕,做好一切军事部署,他有信心能应对。
况且这是国书,对于一个大国而言,不尊诺言是自毁长城,尽管昭国已经做过一次了。
思来想去,这或许真的是一个误会。
在众人的讨论下,皇帝决定按照国书中所言,派使团谈判。
只是使团的人员构成要发生一些变化了,原先由董铮领队的使团被紧急召回。
最后,敲定的使团成员,董铮仍然是正使者,大理寺卿为副使者,安沐瑾随行。
使团的路线直接往北边战场而去。
他们需要调查清楚,我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