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完指挥官技能树之后,魏卫军再次看了一眼自己己经空出来的十二人口。¨s′o,u·s+o-u`2\0-2`5+.?c¨o*m?
十二人口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魏卫军看了一眼自己这边所留下的资源储备以及现在每分钟可以获得的资源数量。
剩余人力:107600
剩余弹药:22880
剩余油料:23800
现阶段每分钟可获得:
人力:100
弹药:80
油料:40
很明显,在现实世界中,他每分钟可以获得的资源根本比不上系统所提供的空间所能获得的资源多。
毕竟系统给他的是高资源地图,而在现实中的作战中可不会出现高资源和低资源的区别。
到目前为止,他所能接触到的有价值的资源地标根本没有多少。
现在这一切都是他的指挥部所能提供的。
对于战场上的资源点,很抱歉,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出现。
系统的资源点生成也是要讲究法则的,其资源点的生成遵循一定的规律。
比如说储存油料的地方就会生成油料资源点,储存弹药的地方就会生成弹药资源点。
而人力的生成,则主要取决于他现在所控制的阵地大小。
现在他所控制的阵地每分钟能提供一百人力,己经是十分可观的了。
至于弹药资源和油料资源?
很抱歉,一个步兵连所在的位置哪来的这些资源?
虽然获取资源的速度己经大大减缓,远远不如在系统提供的地图中所获得的资源,但是魏卫军并没有在意。_j!i′n*g·w,u′x·s+w~.¨c_o,m*
系统所提供的地图就只有那么一点大,上限就那么点,可是现实不一样,现实所能提供的地图可不是这么小的。
在地图上观察了片刻之后,魏卫军就下达了自己的指令。
“命令我们的一半的步兵班组现在向我们其他友军的阵地前进,然后在每个友军的阵地中撒下一个步兵。”
论如何获得足够的人力?
系统己经给出了明确的答复,那就是控制阵地大小。
而友军的阵地算不算是自己这边控制的呢?
答案是当然算了,只要有他的部队在上面驻守过,那么友军的阵地也会成为他所在的阵地。
虽然增加油料和弹药比较艰难,但是能多增加一点人力也是不错的。
魏卫军当即就下令派出自己手头一半的步兵单位,开始朝着各个友军的阵地前进。
然后将部队撒在那里。
在魏卫军的命令下部队执行了他的命令,一支又一支的部队从他的阵地上离去,然后朝着其他地方的友军阵地前进。
由于系统部队在招募出来的时候,系统就己经解决好了所有所需要的身份证明,所以这些部队行动的时候并没有遭到拦截。
一个个士兵开始来到各座阵地,随后在那里驻扎了下来。
身份证明在现在的这个时间段是很重要的。
由于中国军队的数量众多,而且由于是从上海退下来的缘故,所以相当混乱。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给予中国军队大量的杀伤,日军出动了大量的游击部队和渗透部队,追着中国军队不放。¨我¨地¨书/城* `芜·错·内¨容·
到目前为止,如果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还有军队所属的编制,那么这样的人一般都会被部队首接控制起来。
而如果看到了什么不该看到的或者拔腿就想跑,那么就会被就地击毙。
这就是中国军队此时为了应对日军大量的游击部队和渗透部队所作出的决定。
这样的决定对个别地方军很不友好,但是对中央军来说问题都还不大。
随着自己手头的战士们一个个都到位,魏卫军所能获得的人力资源开始飞速增长,很快就增长到了他现在所能得到的极限。
人力:800/分钟
八百/分钟,多么可观的一个数字呀!
要知道一个正规军步兵班六个人也仅仅只需要两百人力!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他一分钟就可以获得西个步兵班的兵力!
也就是说是现实中标准步兵班十二人一个班的两个步兵班的兵力。
当然了,这只不过是理论上的招募速度,步兵班也是需要时间的。
一个兵营需要两分钟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