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教教我这掷弹筒怎么用。”
王承柱一脸懵比:“这?林队长,你想转行当炮兵?”
林岩爽朗一笑:“多学一学总没错,我就算不当炮兵,但也得有所了解才是。”
看着如此谦虚好学的林岩,王承柱对这位林队长的评价无疑更上一层,身为军事主官还愿意继续学习新的知识,单在这方面可比他们家团长要强多了。
——李云龙一向以大老粗自居。
几人一道来到村口,王承柱将铸铁打造的八九式掷弹筒放在黄土地上,漆黑的炮筒在阳光下泛着光泽。
“脚架卡在土里要稳当,切记一定要扎实。”
王承柱粗糙的手指抓住掷弹筒,压低身子,左膝抵地右腿半蹲。
这一幕画面林岩非常熟悉,以前自己看过的影视剧中,战士们就是这么使用掷弹筒的。
这八九式掷弹筒,口径50毫米,筒身仅重4.7公斤,能发射杀伤力达到半径8米的榴弹,其作为倭国主要单兵支援武器,射程在五百米内精度极高。
相比于迫击炮,掷弹筒的膛压峰值更低,仅为迫击炮的三分之一,却能实现用更轻薄的筒身实现曲线火力覆盖。
这样的弹道能够有效打击战壕、反斜面等首射武器死角,每具掷弹筒的作战效能能相当于一个重机枪班。
可以说,八九式掷弹筒在夏国战场的表现十分不俗,八路军仅能通过战场缴获和兵工厂仿制,花大代价才能获得这种利器。
“林队长,你看着标尺。”王承柱示意道。
林岩随着他的指引凑近观察,发现在掷弹筒的筒身处有一个射角调节钮。
“标尺划分。从45到80度,每五度为一档,就比如我们现在要打三百米外的目标,筒身仰角得调到65度。”王承柱一边说着,一边抄起掷弹筒往林岩怀里塞。
“试试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