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想到山田会突然改用英语,更没想到他们会质疑华国提供的数据。这是重要情报,必须立刻报告。
她借口去洗手间,经过谢明远的包厢时,轻轻敲了三下门。
当晚,在外交部紧急会议上,徐小小的发现引发了激烈讨论。
"日国起疑了,明天的技术谈判必须调整策略。"李明副局长眉头紧锁。
"但如果我们现在修改数据,反而坐实了他们的怀疑。"谢明远沉思道。
徐小小鼓起勇气开口:"或许...可以坦诚部分技术短板,同时强调我们的改进成果?以退为进。"
会议室安静了一瞬。
"有意思的思路。"李明打量着她,"具体说说。"
徐小小整理思绪:"比如承认某些焊接工艺确实不稳定,但我们自主研发的新型焊机己经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样既显得诚实,又展示了自主创新能力。"
谢明远眼中闪过赞许:"可以一试。小徐,明天你主翻技术谈判部分。"
这个决定让徐小小彻夜难眠。主翻意味着全权负责技术术语的准确传达,稍有差错就可能导致谈判失败。
她反复背诵着焊接工艺的专业词汇,首到窗外泛起鱼肚白。
次日的谈判桌上,当日国提出焊接数据疑问时,华国技术代表按照计划部分承认了问题,同时展示了新型焊机的测试报告。山田显然没料到这一回应,态度反而软化了不少。
"诚实是合作的基础。"他通过徐小小翻译道,"我们可以提供焊接质量控制系统作为补充。"
谈判结束时,华国获得了比预期更多的技术承诺。会后总结时,连一向严肃的赵副部长都难得地表扬了徐小小:"小徐同志这次表现不错,没辜负烈士子女的身份。"
徐小小刚松一口气,却在走廊拐角听到了张明德的声音:"...她当然表现好,谢司长提前给了她内部消息。"
"什么消息?"另一个同事问。
"焊接数据的事,明明是保密信息,她怎么会知道?肯定是有人透露。"张明德冷笑,"烈士子女就是有特权。"
徐小小僵在原地,血液仿佛凝固。她确实是通过偶然听到的英语对话获知这一信息,但如何证明?如果这种谣言传开,不仅影响她的前途,还会连累谢老师。
她深吸一口气,正要转身离开,却看到谢明远站在不远处,显然也听到了对话。他对她摇摇头,眼神示意不要声张。
那天晚上,谢明远将徐小小叫到办公室,递给她一份文件:"下个月,日国青年代表团访华,你负责接待。"
徐小小惊讶地抬头:"但我以为..."
"以为谣言会影响你的工作?"谢明远轻哼一声,"外交部不是幼儿园,能力才是硬道理。这次接待有个特殊任务..."
他压低声音:"代表团里有个叫中村正雄的记者,真实身份是日国外务省情报员。你要接近他,了解日国对华政策的真实动向。"
徐小小感到一阵眩晕。从技术翻译到情报接触,这一步跨得太大了。
"我能行吗?"她不禁问。
谢明远看着她,目光如炬:"你父亲徐建设当年,曾经伪装成商人潜入敌军阵地获取情报。你身上流着他的血。"
徐小小垂下眼,瞧瞧,这些人早把她生平查的清清楚楚,连她烈士父亲徐建设都被翻出来重新彻查了一次。
走出外交部大楼时,京市下起了小雨。徐小小没有打伞,任由雨滴打在脸上,雨水模糊了她的视线,心情说不出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