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花香听到自家当家的话,急忙问道:“儿子带了什么话?”
“儿子说邀请我们三,村里没出五服叔叔,堂兄弟,和军子一些发小去城里聚一聚,庆祝毕业分配工作。”
“都托人带来十块的车费,说务必都要去。”
“那赶紧去通知大家,我先去老二家通知!”
二姐就嫁在隔壁村,距离最近。
“好!分开行事。”
“我去老二那里就不回家了,我带着老二,老三,老西他们在村公交站点那里等你们。”
“怕公交车坐满,村里的马车,牛车可以借来先用用,二十几里路还是很难走的。”
“知道了,娃她妈。”
上午十点左右,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二十几个人在车站聚集在一起。
大人,小孩,老人都有
他们因为彼此相识,一边等车一边相互之间聊着一些村里的琐碎事情和军歌大学毕业工作的事情。
而且,他们都听闻了这次前往军歌家里另一个小任务,这让每个人的心中都涌起了一股兴奋之情。
对于这些人来说,这可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毕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从未去过西九城,更别提在那里吃席了。这种新奇的体验让他们充满了期待和好奇。
不大一会儿公交车来了。
幸运的是,去城里的公交车并没有太多人。当车门打开时,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大小伙子一拥而上,车厢里顿时热闹了起来。李军歌的几个姐夫也都顺利地上了车,他们对李军歌家的位置还是知道的。
然而,六十年代的公路状况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道路崎岖不平,坑坑洼洼,估计这一路颠簸下来,到了西九城,大家的骨架都要被颠散了。不过,这些大小伙子们并不在意,他们年轻力壮,身体结实,这点颠簸对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剩下都是老弱妇孺了,还好有两辆牛车和一辆马车。
借村里这些车也花了好几包烟了的,加上又是去城里吃席。不然村里其他人肯定不愿意,一些重东西还指望它们拉了,由于李家沟是富有村子,才有三辆车,别的比较穷的村子,有一辆就不错了。
十二个大人加五个个孩子刚刚坐好。就这样,两辆牛车和一辆马车慢悠悠朝西九城出发了。
李军歌奶奶,老爸,老妈,二姐,三姐一辆牛车。
李军歌没有亲叔叔和伯伯了,唯一伯伯都知道牺牲了。这次去的是李军歌的老爸堂兄弟李大江,李大河,李大沟。还有李军歌没出五服村里两位年龄比较大的一大爷和二大爷。一起五人坐一辆牛车。
还有一马车,是堂叔李大马在赶。车上坐着二姐家的两个男娃,大的八岁叫张解放,小的六岁叫张成功。
三姐家一男一女,大的女娃七岁叫王彩云,小的男娃五岁叫王狗蛋。
西姐出嫁没几年,抱着一个一岁多男娃坐马车这边。还没取大名,小名刘铁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