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正围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很容易就听到了外面传来的敲门声,还有小李爽朗的声音。
张建舟坐在一旁,示意韩霜继续吃水果,自己起身去开门。
打开门,就看到小李站在门外,身边是两个包裹,满脸笑容。
“团长,有嫂子的两个包裹,我正好路过就送过来了。”
“麻烦了,进来坐,今天刚上山摘得水果,进来尝尝。”
小李跟张建舟、韩霜他们都很熟悉,也没客气,爽快地答应:“好啊。”
说着,就跟张建舟一人拿了一个包裹走进了院子。
韩霜看到小李进来,连忙起身招呼他吃水果。
她看了看桌上的盘子,发现水果量不多了,便又去厨房洗了一些桃子、葡萄放到盘子里。
小李拿起一颗野桃,轻轻咬下,又甜又脆,“嫂子,这桃子哪儿摘的?比我们之前摘得好吃多了,我们之前上山摘的又酸又苦。”
韩霜笑着看向张建舟,“问你们团长,还是他带去的。”
小李又眼巴巴看向张建舟。
张建舟:“明天拉练带你们去那边。”
小李一听,高兴了起来:“谢谢团长。”
小李尝了几颗桃子,又剥了一些葡萄,便笑着起身准备告辞。
韩霜望着他意犹未尽的模样,又拿了一些桃子葡萄递给小李:“这些你带回去吧,家里还有好多呢。”
“谢谢嫂子。”
等小李的身影渐渐远去,韩霜也有心思关注包裹了。
看那寄件地址,一封来自婆家,一封则是娘家寄来的。
张建舟见状,便动手拆起了包裹,大宝小宝也围了过来,眼中满是好奇。
包裹一打开就能看到叠的整整齐齐的衣服,小宝眼睛一亮,兴奋地拿起最小的一件在自己身上比划着,嘴里还念叨着:“又有新衣服穿咯!”
张建舟则从包裹中取出一封信,递给了韩霜。
韩霜摆摆手,“你拆开看就行。”
张建舟解释道:“信上写的是你的名字,还是你看吧。”
韩霜接过信,先拆开了张母寄来的那一封。
信纸上的字迹刚劲有力,一看便知是大队长代笔。
信中提及,大宝小宝的衣物鞋子都是大嫂二嫂亲手缝制的,而韩霜与张建舟的衣服则是张母亲手操刀。
韩霜轻轻抚摸着那件浅蓝色的新衣,针脚细密,工艺精湛,显然是张母下了不少功夫。
就她与小宝的衣服颜色比较亮,一看就是知道她与小宝都是爱美丽的,张建舟与大宝的都是深蓝色。
信中还详细描述了家中的近况,一切安好,让韩霜夫妇不必挂念。
最后,张母还询问是否需要她过来帮忙照看大宝小宝。
韩霜读完信,抬头看向张建舟,轻声问道:“你觉得需要娘过来吗?”
张建舟想了想,摇了摇头:“不用了,听说托儿所这个月底就能办起来,到时候首接把大宝小宝送过去就行。”
韩霜闻言,点了点头:“这样也好,省得娘来回奔波。”
看完张母寄来的信后,韩霜将信纸折好,放回信封,随后又打开韩母寄过来的信。
她刚展开信纸,就一眼看出这信是韩阳写的。
韩阳的字,和韩晨相比,差距实在明显。
韩晨的字刚劲有力、字迹整齐。
而韩阳的字,歪歪扭扭,笔画之间缺乏连贯,横竖撇捺都不太规整,自如其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韩母在信里,如同张母一样,絮絮叨叨地述说着家里的点点滴滴,谁家添了新丁,谁家盖了新房,自家田里的庄稼长势如何.....
偶尔还夹杂着一两句点评,一看这话就知道是韩阳私自加的。
……
这下小宝和大宝可高兴坏了,一人有了两套崭新的衣服。
韩母知道这边天气炎热,特意给他们做的都是轻便的短袖短裤。
韩母的手艺那可是一绝,针脚细密又均匀,配色也恰到好处。
别说是大宝和小宝了,就连韩霜看着这两套衣服,都忍不住在心里夸赞好看。
小宝手里紧紧攥着属于他的那套背带短裤,一脸急切地对韩霜说:“娘,我现在就想换上。”
韩霜看着小宝后背己经被汗水湿透的衣服,摇了摇头,“先别换啦,你刚出了一身汗,等我下午把衣服洗一下,明天就穿了。”
小宝想着明天很快到来,喜滋滋的把衣服交给韩霜。
韩霜从包裹里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