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24血洗第六军77机步旅营地的时候,还有着一群旁观者。
他们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全程见证和记录了这段历史。
早在大战爆发以前,各国媒体都对发生空战的区域进行了分析。
他们各自押宝一个战区。
有一小批的媒体,押宝在土耳其的迪亚巴尔克。
因为这个地方就是第六军的核心驻地。
在这个区域内,大概率会围绕第六军发生攻防。
但更多的媒体,还是前往了马尔丁。
他们觉得土耳其和库尔德双方的空军,会围绕库尔德防空网进行战斗。
当土耳其和美军战机开始升空的时候,马尔丁的记者们爆发出阵阵欢呼。
他们觉得自己己经胜券在握,三方空军必然会有一场惊世大战。
这些记者纷纷拨打电话,嘲讽着那些前往迪亚巴尔克的记者们。
当然,那些前往迪亚巴尔克的媒体记者们十分沮丧。
他们疯狂的联系在马尔丁的记者同僚们,希望可以在战后优先购买到新闻素材。
克劳德就是南德意志报的媒体记者,他同样也是押宝错误的一员。
他迅速拿起电话,按照通讯录名单拨打了出去。
“喂!梅丽,亲爱的梅丽小姐。你还好吗?”
“有事说事,没事不要烦我!”
“能否把空战爆发后的素材卖给我一份。”
“噢?这份素材的价格可不便宜啊!”
“没关系,只要肯谈就行。”
克劳德刚要等待对方挂断电话,他的电话里传来了梅丽的自言自语。
“傻狗!你以为你是谁?”
克劳德不确定那到底是不是梅丽的自言自语。
但克劳德明白。这个生意大概率的黄了。
被逼无奈的克劳德接,接连打出了几个电话,结果都遭遇不顺利。
他颓然的蹲在一处断壁,一句话也不想说。
克劳德知道自己完蛋了。
今年的升职加薪彻底泡汤了。
然而,很快他的转机就再次来临了。
在众多记者的焦急等待中,美土双方并没有太多的动作。
他们只是用战机在库尔德防空火力之外盘旋着。
40分钟以后,美军和土军分别开始撤离了战机群,一场大战似乎就这么结束了。
收到消息的记者们如考批桑,他们纷纷怒骂两国空军太怂。
但在怎么怒骂也无济于事,他们心里很清楚,这一次热点新闻的机会,己经远离了他们。
同样收到消息的克劳德,轻舒了一口气。
“这关看来是过去了,以后还是不能这么冒险了。”
战地记者这个行业是一个全靠同行衬托的行业。
他们不怕没新闻,而是怕别人有素材,你没素材。
突然,他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克劳德,你做好准备。卡米什利空军基地有大量苏24正在起飞。它们的目标很可能是你们那里!”
克劳德挂断电话,用近乎于嘶吼的腔调大声喊道。
“小伙子们,来大活了?我们立刻动起来!”
克劳德迅速带领团队跑到一处制高点,在最快的速度架设好了摄像设备。
他首先拍摄了77旅营地的影像资料。
目前的77旅也同样收到了苏24起飞的消息,临时营地内一片混乱。
他们正在紧急疏散营地内的载具和重装备。
片刻后,苏24战机群飞抵了77旅营地,进行了惨绝人寰的炮艇机洗地。
克劳德在高地上全程记录了这份珍贵的影像资料。
在巨大的收益面前,他己经不惧任何风险。
哪怕是被恐怖的炮艇机误认为土耳其人也在所不惜。
当记录完毕整个内容以后,他迅速拨打电话给远在卡米什利的同伴。
“凯瑞,我们发财了。我全部记录了下来。是的,我全部记录了下来!”
克劳德略带哭腔语无伦次的不停嘟囔着。
突然,一个冰冷的声音打断了他。
“记者现在,能打扰你一下吗?”
克劳德转身看了过去,只见一名土耳其军官和几名士兵,出现在他不远处。
“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阿姆斯。一名土耳其国防军少校。”
克劳德看着这名土耳其军官,心中涌现出不好的预感。他结结巴巴的问道。
“少校先生,我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