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5 章
鸿雁在兰城的忽悠工作非常顺利, 郕王跟怀王更是写信欣然愿意前往兰城共商大事。
三人带着他密谋了一下午,三王皆是摩拳擦掌磨刀霍霍,一副这次稳了成竹在胸的模样。反正没人想起来询问他情报的来源跟准确性。
这让提前做好充足准备, 以预防三王盘查的鸿雁,感到非常的空虚以及……这就是你们一点不怀疑就相信朱姜传的谣言的原因么?!
他心情复杂地写了一封信给朱姜。
“过多的准备反而无用,针对敌人的智商做恰到好处的计划,才是成功的秘诀。这次是你赢了。”
收到信的朱姜:?
什么意思?
她莫名其妙地上下端详, 警惕地眯着眼企图从字里行间体会出不同的意思。半晌之后, 她放下信肯定地宣布:“这小子有诈!”
鸿雁绝不可能写这样的信!
她又琢磨了一番,气呼呼地说道:“是不是又准备告我黑状了?!”
白蔷一边路过一边摇头。
这就是上了朱姜的记仇名单就下不来的后果吧。
**
文泰果然在豫王的信使到后深信不疑, 信任有加。大喜过望地当着信使的面就做出承诺:“我如果事成,必保三王世世代代荣华富贵。”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要怪就怪文乐逸太不会做人吧。
文泰喜出望外地心想着,真是老天都在助我。不仅天降给文乐逸一个难以啓齿的大病, 还在着关键时刻送来了可靠的队友。
天时地利人和,大势都站在他这一边, 看他文乐逸这次还能怎么办!
消息传回兰城,豫王哈哈大笑地拍打着鸿雁的肩膀:“他果然信了!我有先生相助,何惧大业不能成呢?”
鸿雁不可查地抽了抽嘴角, 弯腰躬身祝贺:“提前恭贺大王得偿所愿。”
豫王满面红光, 大力拍打着他的肩膀:“啊呀,先生快起来,快起来。若本王事成, 必将给先生称王封侯!”
……
豫王的大饼灌下去有点噎嗓子,鸿雁木着脸与三王并三千精兵一起北上入京。一路上三王都雄赳赳气昂昂, 充满了提前锁定胜局的喜悦。
就像文泰觉得自己是天命所归, 肯定是最终胜利者一样。
三王也都是这样想的。
在后世史书上对此是这样描述的:雍党叛乱的失败并没有对其他人造成警戒。紧随其后的文泰与三王的谋逆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被文景帝强力镇压。
文泰及他所集结的宗室夜郎自大,自以为是;三王也皆是狂妄自大, 目中无人。四方势力的结合看似声势浩大,实则是外强中干。过于看轻对手,错估了自己的实力最终导致了失败。
而流传的野史曾记载,这其实是完全由文乐逸下令,情报所执行所设计下的一个局。
文泰及三王从始至终,完完全全被文景帝玩弄于掌心。从谋逆最初就被掌握了情报,更是纵容其发展。到最后一举歼灭所有谋逆份子的一场精心策划的引君入瓮的局。
虽然野史记载不可查证,但文景帝时期的暗卫情报所的威慑力及影响力。将其形容成笼罩在皇椅阴影处最出其不意,难以察觉的一把匕首,也丝毫不为过。
……
京城的飞鸣报馆内。
朱姜看着京郊外三王兵马已到的消息,右手拿着少年征文活动的投稿,冷不丁地打了一连串的喷嚏:“啊啾,啊啾,啊啾……可恶,谁在说我的坏话!谁!”
是销量又没有超过她,红眼病的同行吗?是学着她搞征文弄版权结果全部扑街的学人精?还是运气差没有抽中ssr,反而来怪馆长的黑手怪吗?
朱姜警觉地抽了抽鼻子:“有人要谋害我啊!”
白蔷:……
“先别说这个了。”她无语地拿着一叠稿子,“征稿期结束了,新刊也要发了。你的标题决定好了没有啊?”
朱姜看了一眼桌子上最上面的一份书稿,上面用稍显稚嫩的毛笔字写着——“我长大之后也要成为像邓翔大人一样的忠臣。”
她抽出这一份,打算进宫的时候给黑卷尾看,充当每周一次的拍领导马屁常规打卡。
“标题啊……”她摸了摸下巴,思考了下,“有了!就叫点亮你的梦想,做少年人的领航灯——飞鸣报馆少年征稿活动火热开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