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真的写上去而立刻神情萎靡。
瞪着信上文乐逸的批复看了好几眼,垂头丧气地收了起来。
算了,一个优秀的下属是不会直白地指出领导的错误的。
她要用自己优秀的工作能力跟文乐逸澄清。她的计划,是多么的高瞻远瞩!
朱姜提笔往兰城发了一份“监视照旧”的回信,风风火火地往外跑去:“来活了来活了,谁跟我今天晚上去听墙角去呀!”
……
皇室旁支里识相的预料中的多。豫王苦心联系动用自己在京城深埋的眼线,也才联络上五个愿意配合他的。比他预计中的少,三王一边开大会逼逼文乐逸行不行的问题,一边嘲讽旁支们胆小怕事。
“把机会送到他们面前也不敢动,这帝位合该是我们的。”“皇室一族到这一代也算是到头了,唯一一个有点才干的居然不行。”“老天也站在我们这边呢哈哈哈哈。”
聚会中充满了欢快的气息。
朱姜当晚就挑了一家翻上屋顶开始探查加听墙角。
在京城的暗卫从雍党案之后就没有别的任务了,好不容易有了新活,听说是几个皇室旁支犯了事,陛下下令收集罪状,不是情报所的也主动地过来帮忙。
朱姜自然来者不拒,这样不是自己小队的免费劳动力自然越多越好。
三个暗卫挤在一个屋檐上,一边仔细听下方的动静,一边打着手势跟朱姜抱怨读后感好难写。
《邓氏家书》早在一开始就被朱姜忽悠的让邓翊安签了暗卫所的订购合同,也理所当然地在之后的集体阅读活动中,被要求暗卫所每人同样的交一篇读后感。
这可难坏了一众暗卫。读后感是要先给统领查看的,而他们的统领,可是《邓氏家书》的当事人,邓氏的唯一幸存者。
暗卫晚上做任务,白天冥思苦想写读后感。争取写不出来也要憋出两行,不能让统领觉得读后感的敷衍是对他有意见。那一段时间,暗卫所的地面上暗卫们脱落的头发像是蒲公英的毛絮,到处都是。
作为让暗卫同僚头秃的始作俑者,朱姜装作天黑看不清,视而不见同僚哀怨的眼神。抽出怀里的纸笔,如实在上面写上“紫檀木雕云纹拔步床,红木雕花绢绘屏风一扇,掐丝珐琅白玉梅花盆景一对……”
一旁的暗卫凑过来一个头,戳了戳她的手,小声提醒:“诶,那边有个象牙嵌珐琅的香盒,做工精致挺值钱的。写上写上。”
眼睛还挺尖。
朱姜的笔尖停顿了一下,重新动笔写上。
下方房间里的人已经陷入了沉睡,而他头顶屋檐上的暗卫,已经开始乐呵呵地清点他的私藏。
暗卫们你一个“诶,那个金漆嵌的柜子也不错,写上吧。”
我一个“桌子上那个珐琅的瓷瓶写不写,看上去还不错。”
“那个斗彩的花瓶也写上啊。”
空气中充满了丰收的欢快气息。
暗卫笑眯眯地:“最开心的时候就是每次任务之前清点家当的时候了,也不知道这次的抄家任务分给了哪位同僚。”
“还没分任务吧。”另一个暗卫仔细回忆了一番暗卫所的任务列表,喜笑颜开,“这一段时间我都有空。”分任务到他头上的几率大大增加。
“陛下终于开始收拾这些仗着身份横行霸道的宗室了。”
“不知道陛下打算什么时候收拾这些人?”
“快了吧,罪证都收集齐了,就等一个发难的机会了。”
发难的机会啊……
朱姜心事重重地收起笔,把抄家重要物品注意列表收进了怀中,犯难地也开始思考起同一个问题。
文乐逸的心情什么时候才能变好呢……
**
文乐逸的心情大概好不了了。
能被豫王轻易忽悠的旁支都是没什么脑子的。
所以也没什么耐心,根本不知道如何等待时机。他们在打听清楚这个莫须有的谣言好像确实有那么几分道理后,立刻在京中开始了游说。
先帝时期杀了一批有脑子的忠臣,雍鸿飞倒台手底下聪明的官员又去了一批。翁太傅带过来的弟子还在低位置上攒资历,那几个旁支唯一的一点脑子用在了绕着他们这些身上打着文乐逸未来亲信刻印的人走。
以至于在文乐逸的冷眼旁观之下,居然被他们笼络到一批官员去。
先是隐晦的上书“陛下登基快一年,当立后妃了。”文乐逸不理会后,又是试探“陛下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