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章
纪冰真没想到自己竟然如此好运。
纪父在兰城的事情都处理妥当后, 本来是该立马上路的。但是飞鸣报馆的销售人员说新刊已经在路上了,她劝说父亲多留下来几天。等她拿到新刊再啓程。
——她当然知道这些销售人员可能身份并不简单。
一切可以跟飞鸣报馆扯上联系的人和事,都不能用简单的思维去思考理解。所以在他们出现在兰城之后, 纪冰真当机立断地签下了续订的合同。
接下来的事也证明了她这个决策的正确。
在离开兰城的路上,最开始自然是顺利的。纪父在兰城是个没有姓名的小人物,即使他的目的地是京城。这样一个无名之辈的离去,还引不起兰城的拥有者, 豫王的注意力。
豫王附庸风雅, 又极度自负。家族先辈虽是世族豪门,又以风雅才学美名着称。但到了豫王这一辈, 早就没有了当初的清正守节的家风。多年的骄奢生活,又以先帝时期逐渐壮大的野心做支撑。
如今的兰城,早就成了一批阿谀奉承丶趋炎附势又以名士为遮羞布的所谓“名人雅士”的聚集地。
而豫王, 在这无边的奉承和讨好之下,一个异性诸侯的地位, 早就不足以满足他的野心。
早在先帝时期就有过端倪,豫王以天下才子皆出自兰城,天下文章皆在兰城为由, 试图抹去京城的特性, 将兰城打造成一个聚集天下文气才气的地方。
天下有识之士皆在我兰城,京城的百官算什么?
纪冰真在后世有读过这段历史,在先帝时期, 兰城确实有一段时间成为了本朝的文化中心。甚至有书生不赶科举,反而投奔到豫王门下的传言。
新帝上位后, 豫王满心不愿意地上书庆贺, 反手又招了众多文人给自己做书立纂,企图加大自己的名声。中间有意附庸的有许多, 但也有真正才学的名人雅士,是不愿意但被强制留下来的。
前太傅翁经义是其中最出名的一个。
**
在发现有兰城的人马追赶捉拿一队书生文人模样的人时,纪父下意识地想要避开。纪冰真却是想起了什么,极力压制住兴奋的神情:“父亲,不用躲了,有人在帮他们。”
确实如此,等那一队书生文人跑过一小段距离之后,不知从哪个角落里出来一小队人马,帮着阻拦掉追兵。
等到追兵渐渐看不见人影后,纪父才在纪冰真的要求下,心惊胆战地过去问候:“请问,你们为何被追杀,需要帮忙吗?”
翁经义坐在唯一一辆马车上,被自己辞官后收的学生维护在中间。即使刚刚经历惊险地被追杀,也很快恢复了文人的气质。
“无事,很抱歉惊扰到你们了。”
纪冰真扶着自家的驴车,心潮澎湃地看着这一幕,像是看到了史书上那一串虽沉默但依旧壮阔的历史。
——太傅翁经义归京,他跟他的下属学生成为文景帝手下分解雍鸿飞党派朝堂上势力的重要力量。这一批新型血液的涌入,在三省六部都有了文乐逸的人手。从此之后雍党在朝野的号召力迅速减弱,再也回不到先帝时期雍鸿飞一言堂的地位。
她正站在历史的脉搏上!
直到纪冰真的报馆忠实读者身份被随之而来的暗卫(前推销员认出),在知道父女二人也要归京后,热情地要求一同前往:
“我们的报馆总部就在京城,纪姑娘凭着续订的vip身份,同样享有跟兰城一样的折扣价哦。”
而真实身份现在不便说,被介绍是飞鸣报馆特邀写手的前太傅,虽然听不懂但仍旧礼仪周到的冲着之后同行的二人颔首以礼。
纪父因为年纪大了,被邀请到马车上与翁经义同坐。本身就是文人,很快被翁太傅的才学所折服,两人一路聊经说史,冲散了这一场插曲带来的惊吓。
而纪冰真在她表示去了京城也会一如既往地支持飞鸣报馆后,被同行暗卫照顾周到地问候了一圈。
势必要让vip客户在旅途中也能感受到他们报馆员工的热情温暖。
纪冰真在休整了一会后,很快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翁太傅在马车上不好打扰,但他的弟子,也是之后文景帝手下的重臣啊!
为了给周遭的暗卫留下个好印象,以一举两得的理念,她选择带上飞鸣报馆的新刊去搭讪:“请问,你听说过飞鸣报馆吗?”
**
被搭讪的是个年轻的弟子,虽然在纪冰真走过来时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