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展正式上任济州通判,兼兵马都监。
治军是当务之急。 军权抓不实,领兵之大忌。 梁山强敌在地,军中大小将校都不是心腹人,高展心里不踏实。 眼下应尽快将杨志、栾廷玉、武松、赵能、赵得等人安置到关键位置上。 他要提拔杨志做兵马副都监,给栾廷玉单设济州禁军总教头一职,任命武松为团练使,赵能、赵得担任管军提辖官。 军职人员变动,他无权拍板,需要经过太守蔡得亮。 专门去找蔡得亮详谈,替杨志等人说了许多好话。 又说他们曾在郓城尉司衙门担任要职,拟任官职不算破格任用。 蔡得亮听了却连连咂舌,含糊推辞道: “杨志、栾廷玉、武松等人声名在外,我早有耳闻,理应重用。 “然而,济州禁军设立总教头没有先例,副都监、团练使、管军提辖各有其人,寸功未立便身居要职,只怕会招惹闲话。 “再者说,现任两名副都监何韦、曹津,团练使李京,都是汤都监带出来的大将,武艺高强、骁勇善战。 “汤都监刚刚离任,就将他们无端替换,只怕人心不服,军心涣散。 “至于你说杨志等人曾在郓城尉司衙门担任要职,这个……你可曾想过,朝廷只调通判你前来济州,并不曾对他们有只言片语的安置? “所以依我之见,不如先让杨志等人随军听用,待立了战功再行升赏,哪怕破格录用,也有了堵人口舌的理由,高通判以为如何呢?” 蔡得亮将话说到这个份儿上,高展不再勉强,告辞离去。 将要官未果的事情跟杨志、栾廷玉、武松、赵能、赵得等人一说,众人对高展没有半分抱怨,纷纷表态: 只要能留在高展身边,牵马坠蹬也心甘情愿。 高展很是欣慰,安抚道:“诸位兄长放心,且等时机而已!” 没过几天,时机来了。 寿张县传来急报:梁山出兵寿张县,杀了寿张县尉和许多官兵百姓,抢了寿张县的钱粮府库。 寿张知县紧急求援,请济州府派兵剿匪。 急报报知济州太守蔡得亮。 蔡得亮命高展三日内出兵梁山,一月以内剿灭贼寇。 高展暗笑,却并不作任何部署。 转过天来,蔡得亮又派人到军政司催战。 高展答应得好好的,依然不作部署。 既不分兵,也不派将。 第三日,蔡得亮命掌印文书范敬亲自查问,坐等高展发兵。 高展这才点兵聚将。 军政司大堂之上,高展居中而坐,旁边给范敬安排一个座位。 韩丰、扈三娘、杨志、栾廷玉、武松、赵能、赵得,威风凛凛站在两人身后。 堂下左右站了副都监、正副团练、统领使、提辖官、牙将、校尉、正牌军、副牌军等十几名武将。 高展拿起三支令箭,说道:“何都监、曹都监、李团练听令!” 何韦、曹津、李京打了个冷战。 “……在?” 三人出列抱拳,满脑子困惑。 高展朗声说道:“梁山贼寇犯我寿张,杀死县尉、屠戮百姓、抢劫钱粮,罪不容诛。 “现如今,蔡太守催促发兵。” “我命你三人火速点起两千人马,李团练担任正印先锋,明日三更早饭、五更出兵,荡平梁山,捉拿匪首晁盖,违令者斩!” 三支令箭扔在脚下,三人吓一哆嗦。 谁敢去打梁山? 一年前,团练使黄安带了五百人到石碣村捉拿晁盖、吴用、公孙胜等七人,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只回来一个何涛,还被割了双耳。 一个小小的石碣村就灭了五百人,何况梁山? 现如今梁山兵强马壮,慢说两千人马,两万也不行! 又暗暗寻思:不是说那杨志、栾廷玉、武松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吗? 高都监为何不派他们,却要派我等出征? 何韦、曹津、李京犹豫不敢接令。 高展猛拍惊堂木,吓得三人又一激灵。 高展怒斥道:“朝廷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尔等为何迟疑不决,莫非要违抗军令吗?” “小小……小人不敢,小人接令!” 三人这才上前捡了将令,苦着脸点兵去了。 散堂以后,高展问范敬:“下官如此安排,可有不妥?” 范敬表情复杂,呵呵两声,掩饰道: “下官不懂用兵,我这就回去向太守禀报。” 范敬离去。 高展回家,秋月来报,观察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