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县衙像过节一般。
花花绿绿的各式礼物堆满了大堂,都是高展从京城带来的。 他命县丞登记造册,一一散发给大小官吏,人人有份。 众人脸上都喜气洋洋,对高展道谢不止。 发完以后,将杨志叫过来,说道: “杨县尉,我单有一件礼物送你,不知道你能否看得上。” 杨志诧异:“单有一件礼物送我?” 高展伸手从公案下面拿出那把宝刀来,扔给了杨志:“接着。” 杨志伸手接了,定睛一看,“呀”的一声,大喜过望。 竟是祖传的宝刀。 低头抚摸再三,难以置信。 失去宝刀,辱没祖宗,死了都没脸埋进祖坟; 如今失而复得,如何能不激动? 再抬头时,凛凛英雄汉竟眼含热泪,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当即翻身下拜,给高展磕头。 高展急忙绕出来,双手搀扶,玩笑道: “不喜欢就直说嘛,不必大礼拒绝。” 一句话又把杨志说笑了。 “谢相公帮小人取回宝刀。此刀被开封府收缴了去,相公拿回定然费尽周折!” “没有!” 高展道,“我去找滕府尹,见面之后一拍桌子:‘呔,你可认得我堂堂郓城知县吗? “速将我兄长杨志的宝刀归还,若不然,我要你项上人头!’ “滕府尹当场吓尿,乖乖地将宝刀归还。” 满堂官吏哄堂大笑,自然无人相信。 杨志的感激之情反倒更增了三分。 散堂以后,高展将县丞崔凯等重要文职官员,以及县尉杨志、总教头栾廷玉,扈三娘、武松、凌振、朱仝、雷横、赵能、赵得等人留下来议事。 将任命文书取出来给他们看了,说道: “我将上任济州通判,兼任济州兵马都监。” 众人大喜,纷纷道贺。 高展谢贺,说道:“过几日我就要离开郓城,临走之前,有几件事与大家商议。” 众人纷纷说道:“相公尽管吩咐!” 高展道:“我去济州,杨县尉、栾教头、扈三娘、武二哥,赵能、赵得,你们随我一同前去,另有任用。 “郓城的事情就要仰仗其他在座的各位。 “崔县丞,你来暂代郓城知县,半年内我来运作,将你扶正。 “其他文职官员都官升一级。” 在场的官吏大喜,纷纷磕头谢恩。 高展又对朱仝、雷横说道:“朱都头、雷都头,你二人行事周全,最得我的信任。 “又原本兼任虎卫营和狮卫营指挥使,我要将最重的担子压给你们, “请你二人暂代正、副县尉,接替杨县尉掌管郓城兵马、训练官兵,时刻提防梁山来犯,如何?” 朱仝、雷横惊喜叩拜:“深谢相公厚恩,小人一定不辱使命!” 高展道:“仅仅表态还不够,你们要用好两营十都的都头,择优提拔虎卫营和狮卫营的新指挥使。 “此外,郓城官兵交到你们手里,你们要将他们打造成为我大宋最骁勇善战的虎狮军团。 “要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以一当十! “若战力下降,我拿你们是问。” 朱仝、雷横再次叩拜:“相公放心,有辱使命,小人提头来见!” 高展最后将凌振叫到跟前,拢着他的肩膀对崔凯、朱仝、雷横等人嘱咐道: “凌局长继续驻守郓城,所做之事只向我一人汇报。 “还是那句话,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物给物,要房给房,要地给地,你等不得干涉。” 众人纷纷保证,绝不干涉。 又嘱咐了许多事项。 崔凯、朱仝、雷横等人都一一应承下来,让高展放心。 接下来的数日,高展离任的消息传开。 郓城的商户、百姓成群结队自发聚集到县衙门口,苦苦哀求高展留下来。 一波接一波,堵得郓城县衙水泄不通。 劝也劝不走、轰也轰不离。 高展起初不以为然,并不出来跟他们见面,躲在县衙内收拾行装。 尤其将挣下的钱财八成装了车,带去济州,留下两成给郓城。 别看只有两成,足以让郓城财力傲视山东各县。 数日后,衙门外的百姓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却越聚越多。 不分昼夜,就是不走,堵严了衙前的大街。 还制作了许多把万民伞,非要将高展留下来。 秋月、海棠一遍一遍将外面的情况通报给高展。 高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