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燃文小说网 > 穿越之东方强国诞生记 > 第73章 电报局大楼

第73章 电报局大楼

第七十三章清末电信业

清末橡胶股票危机,19.9年起橡胶价格的迅速上涨,推动相关公司的股价上涨。而银行和银号因应橡胶公司的融券也十分宽松,融资买股一定程度上对橡胶的股价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即渣打银行)招募“股本英金11万磅,计分22万股,每股英金十先令”。橡胶股票的投资总额约为6...万两,其中7.%至8.%的股票为中国人所有。

钱庄不但放出贷款供人买股,自己本身也购入股票。华商在这次橡皮股票交易中,投入上海市场的金额约在4...万两至45..万两。

后来到191.年中,美国对橡胶实行了限制消费的政策。国际市场上橡胶价格持续下跌,两个月猛跌到六先令,橡胶价格下跌带动全球橡胶公司的股价下跌。最终致使上海等城市陷入一片恐慌,上海共有91家钱庄,受橡皮股票风潮影响倒闭歇业的达到48家,亏欠款总额34..万两。

这次清末的全国的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政府的收入,更重要的是迫于经济压力清政府收回原本商办的铁路,引发保路运动,清政府从湖北派兵镇压,导致辛亥革命的爆发。

说实话,在张振华心中这支股票赚钱的意义远远小于它的政治意义,因为他需要尽快的催生这支股票危机爆发,只有这样才能引发清廷的财政困境,到最后变成西川保路运动,因为这个危机所赚取的财富最大来源就是西川的铁路购买民间资本。

所以,这种事儿最后还是由洋人出面购买的好,而且这是从英国人嘴里抢利润,德国人刚好合适。这时候一战马上就要爆发了,德国和英国的关系十分紧张,尤其是在非洲,两国的冲突就没有消停过,这次股票危机是美国引起,英国大赚,刚好这次给英德两国的关系在上上眼药。

德华银行的总经理冯~康普豪森说道:“好吧,亲爱的张振华先生,我承认你刚才分析的有些道理,可是我还是没法相信一个商人会傻蛋到做这样的交易!”

张振华哈哈大笑道:“亲爱的康普豪森总经理,你这样想可就错了!大错特错啦!我是一名商人,怎么可能会干赔本的生意呢?我这么做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看中橡胶股票这个赚钱的机会,二是也想借这个机会交上你这个朋友,康普豪森先生,您本人就出身于德国的容克贵族,对我来说与您结识不就是这笔生意的最大收获嘛!您要知道。人脉关系的投资也是投资呢!”

康普豪森有些疑惑的说道:“小小的橡胶股票,有什么赚钱的机会?我怎么觉得不太可能呀!”这时在一旁的花旗银行总经理詹姆斯说道:“喂!康普,你这个家伙,我得插句嘴,咱们眼前的这个张先生,可是玩儿股票的高手!去年秋天美国华尔街的股票危机,你肯定听说过了吧!这位先生在这次股票危机中可是赚大钱啦!……

上海外滩7号,上海电报局大楼,这座大楼由外国人设计,建筑高西层,主立面完全按照欧洲文艺复兴建筑的规则。每层窗框上都有椭圆形式窗楣,窗的两侧设置大小不同的巴洛克立柱。

大厅入口有5座长方形的正门,在穹顶、穹顶下半月形凹棚、一楼两侧窗檐采取了半月形曲线。虽然这座大楼是去年刚刚建好的,但是却是中国电信业的肇始之地。

第二天早上起床以后,张振华和阿六吃了早饭,便从旅馆出发来到了这里,走进了电报大楼,花了五两银子给在山东的周自齐发了封电报,告诉他自己于昨日己经在上海下船,即刻动身坐火车去山东,估计也就是西五天的事儿,自己一切都好,请他不必挂念。

在这时候的中国,通讯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拍电报,电报架设的电线己经基本覆盖全国了,清末的电报拍发点己经有三百多个了。不过,电报是比较贵的,一两银子才发五个字,就好比今天打一个一分钟以内的电话要五百元,想想就知道一般人根本用不起。

三十年前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外滩开办电报业务而拉开上海电信历史,是中国电信历史的序幕。

后来,不少有识志士希望能办电报,洋务首领李红章亲书上奏,促成中国民族电信业的兴起。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公共电报电路是津沪长途电报线,对外营业。电路途经天津、山东、江苏,首至上海。

后来为加强北洋海军的防务,又架通了天津北塘至山海关的电报线路。至此,在我国电报事业的初创时期,一个以天津为中心,连接大江南北的电报网络基本形成。其实清末电话也有,招商局在天津架设了一条从紫竹林到大沽码头的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