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拖拉机公司
其实流水线之前,汽车工业完全是手工作坊型的,每装配一辆汽车要七百多个人工小时,当时汽车的年产量大约一个人是12辆,这一速度远不能满足巨大的消费市场的需求,所以使得汽车这时候成为富人的象征。
但是流水线是反向思维逻辑,在汽车组装中,汽车底盘在传送带上以一定速度从一端向另一端前行,前行中,逐步装上发动机,方向盘,仪表,车灯车轮,等等,一辆完整的车组装。
一条流水线生产下使每辆汽车的组装时间效率提高了8倍!流水线就是把一个重复的过程分为若干个子过程,每个子过程可以和其他子过程并行运作。把装配汽车的零件装在敞口箱里,放在输送带上,送到技工面前,工人只需站在输送带两边,节省了来往取零件的时间。
而且装配底盘时,让工人拖着底盘通过预先排列好的一堆零件,负责装配的工人只需安装,这样装配速度自然加快了。
其实在罗怡看来,张振华和亨利·福特讨论的都是什么内容,他也不太明白,甚至会听的昏昏欲睡。但是,他们俩个好像交谈的越来越激动了,尤其是亨利·福特,都整整讨论了一个小时了,杯咖啡都喝了三杯了,抓着张振华的手简首说的唾沫横飞~!
不一会儿门又开了,这时进来的有西五个身穿工作服的美国人,罗怡听了福特的介绍才明白这几个人都是福特汽车公司的工程师,里面甚至还有两个是亨利·福特的合伙人。
等他们进来了以后,又和张振华十分热情的握手问好,又是不停的散烟、点烟。紧接着又开始了更激烈的一波讨论,他们就差点儿把房顶给掀起来了,那个叫玛丽的年轻姑娘一趟躺躺的过来端茶倒水冲咖啡,罗怡看见了那个金发碧眼美国姑娘对这帮家伙幽怨的眼光。
他们大概又讨论了一个小时,然后那几个工程师都十分高兴的离开了,房间里又只剩下了亨利·福特、张振华、罗怡三个人。亨利·福特说道:“张,我亲爱的朋友,接下来我想,应该谈谈你的报酬了,无论多少钱,我都希望你的这个流水线生产仅提供为我的汽车公司。”
张振华笑了笑没吭声,亨利·福特伸出了一根手指说道:“一百万美元怎么样?”张振华摇了摇头,福特紧跟着又说道:“三百万!”张振华还是微笑着摇了摇头,亨利·福特眼光变得冷冷的,犹豫了一会儿后咬咬牙伸出来了一巴掌说道:“五百万美元,张,你知道,我的汽车公司才三年,真的没有多少钱了!”
张振华哈哈大笑了起来,心想不愧是将来能做到世界汽车巨头的人物,要知道此时的福特公司一年的利润也不过是一百多万美元,为了拿下流水线生产,亨利·福特竟然敢提出五百万的价码,这基本上己经是他的全部身价了!
能有这样勇气的老板,怪不得能成就世界超级富豪,也可以说亨利·福特仅仅几个小时就看到了流水线生产的巨大效益,眼光不可谓不毒辣老到!张振华收起了笑声说道:“不,福特先生,我愿意把这个专利让给你们福特汽车公司,而且分文不取!”
亨利·福特十分吃惊的说道:“噢,我的上帝,张,你越来越让我看不懂了,那就请你能不能首接告诉我,你到底想要什么呢?”张振华笑了笑说道:“亲爱的福特先生,我不要你的钱,我想跟你一起合作开公司!”
亨利·福特摊了摊手,歪着头皱了皱眉毛,示意张振华继续说下去。张振华接着说到:“福特先生,我想请你一起去纽约跟我会见一个人物,我们一起谈一下合作的事情。”亨利·福特问道:“什么人?”张振华回答道:“他叫本杰明·霍尔特!”
其实在前些年,美国的农业机械方面出现了大量创新。而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本杰明·霍尔特和他的霍尔特制造公司,主要就是生产联合收割机和拖拉机。几年前,他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台拖拉机,使用了一套交错的金属履带系统在土壤上行走,使重量分布更加均匀,获得了成功。
更关键的是他的履带系统技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坦克研制中得到广泛应用,现在的他还没有推出以汽油为动力的拖拉机,还是又大又笨的蒸汽机,汽油发动机效率更高。在旧金山大地震前,霍尔特家族搬到了圣安东尼奥。
值得一提的是本杰明·霍尔特的曾孙是皮特·霍尔特,此人是后世是美国最大的履带式拖拉机经销商,同时是马刺体育娱乐公司的所有者、董事长和CEO。他旗下最著名的就是拥有NBA圣安东尼奥马刺队。去年冬天,张振华在安良堂的帮助下,就找到了本杰明·霍尔特和他的弟弟比尔·霍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