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燃文小说网 > 拒绝躺平,我要翻身了 > 第4章 全校师生诗歌大赛

第4章 全校师生诗歌大赛

“往世继绝学”的理念,将一肚子学问传给了小子的父亲,而小子的父亲又顺理成章地传授给了他。对方风信发誓说要学西夏文,可是学了才三天,被那些繁多的点撇横捺弄糊涂了,立马放弃,恨自己没有别人脑子灵光。那小子还是优胜了。后来,高考结束,那小子被西北阿尔泰考古队“谋宝”谋去了,而风信去了建筑工地,做了一名工人。

当然,白乐观是不会放弃借那小子之名宣传农场高中的。很快,孙英在学校大门口挂好了红底白字的条幅――热烈庆祝本校毕业生韩卢被西北阿尔泰考古队录取。路过的人民群众纷纷伸出大拇指,道:“小镇出人才呀,小镇出人才呀。”白乐生文绉绉地道:“物华天宝、俊采星驰,这里是人才的培育基地。”

食堂后面有几株柑橘树,往往还没有成熟,青涩的果子就被毛手毛脚的学生陆陆续续地摘光了。白乐观几番下令让孙英抓住“幕后黑手”,却没有找到蛛丝马迹,最后不了了之。一天,白乐观让孙英在学校公开宣布,柑橘已喷剧毒农药,误食者前来办公室承认错误,不仅可领解药,还可以免除责罚,过期不候。一个小时之后,“唰”地挤爆了校长办公室,有男生女生,有老师门卫,更有食堂的师傅,俨然一场群英会。白乐观的目的已达到,吩咐孙英给每人发一粒糖丸(解药),并训诫道:“家丑不可外扬,我给你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以后不要摘柑橘了,又酸又涩,也吃不下去呀。”自此,再无风波,到了朗爽的秋日,黄果悬枝,亦无人敢动。可见白乐观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当时,白乐生他们班里,还有一个著名的男生,本名杜意如,浑名王安石。这小子从不洗澡,脸上汗垢成黑色,与北宋不讲卫生的王安石一样,故被人叫做王安石。他听见了不恼不愠,洋洋自得。这小子是老鼠子嘴巴,夜里不吃一点饼饵瓜果之类的,压根儿睡不着觉。他在宿舍床下有一个木箱子,里面有五花八门的吃食,但从来怕人瞧见。每个人都有吃的,没有谁跟他计较。他却喜欢找人讨要东西吃,吃了几口,要么评价太干、太陈,要么评价太甜、太酸,让别人心里很不舒服,大家都不怎么与他交流。他却喜欢拉别人讲,讲孔子、孟子,让别人烦不胜烦。

宿舍全体“上书”黎继隆,要求“驱逐王安石”,理由是他严重侵犯了同学们休息的权利,一张嘴喋喋不休,比知了还讨厌。控诉书到黎继隆那儿,宛如泥牛入海,再无消息了。据可靠人透露,王安石的爸爸是黎继隆的铁杆哥们儿。

白乐生依旧记得那是在一堂历史课上,历史老师交待一定要记得五胡乱华、安史之乱、靖康之耻,并强调这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谁不记得枉为中国人。

之后,白乐生发现了一个秘密,王安石是学校里的开心果,没有他的存在,生活将是枯燥的。

还有一个改变就是王安石被宿舍里的同学接纳了,原因是王安石请他们到大排垱撮了一顿,几个人喝啤酒醉得东倒西歪,胡言乱语,双眼迷离,四肢僵硬。看来革命不是请客,就是吃饭。尔后,王安石又买西瓜他们吃,又带他们去城里快活,因此杜意如的绰号由“王安石”变为“杜哥”,变为“杜爷”,再变为“杜总”。至于王安石一名,早就丢到爪哇国了。

王安石“上面有人”,可以自由出入学校图书馆,羡煞一帮处于饥渴状态的小男生了。学校不允许一般学生进出图书馆,理由是看多了杂书会影响学习,其实枯燥无味的课程根本没有多少人愿意学,整日也只是混。学校宁肯学生们的时间浪费掉,也怕他们看多了杂书,思想各异,不好控制。王安石从不炫耀这一特权,因为只有隐蔽才可以保证他长久地自由出入图书馆。倘若飞扬跋扈,被人告发,那就永远与杂书无缘了。

王安石没有掉一滴泪,他宽慰自己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她还小,什么也不懂。”后来,此女约见王安石,王安石神采飞扬,又是沐发,又是穿新衣,结果却是高兴而赴,铩羽而归。白乐生追问其故,王安石哭丧着脸道:“她只是找我借饭钱。”

在一个秋天的下午,学校金蕉文学社决定深入开展全校师生诗歌大赛,并在校内公告栏贴出了征文公告,大意如下:

校园是一本书,一草一木浸润着文化元素;校园是一门课程,传递文化气息。征稿体裁和内容:诗歌10行左右,短小精悍者优先采用。所有来稿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贴近生活,有实质内容且积极向上,文风淳朴,逻辑思维通畅,语言运用恰当,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凡被我社采用的文章,都会付予一定的稿酬。欢迎文学社指导教师以及同学们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