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爱不释手地把玩着手上的“乾坤袋”。
直到别的客人经过,才依依不舍地收了回去。
看来师父还挺喜欢这东西的。
我想着也是。
毕竟在以前那个“混乱”的年代,师父肯定没见过这些新奇的玩意。
一念及此,我又将“天蓬法尺”掏了出来。
刚入手,一股信息流,便瞬间从尺上,流入我的脑海。
我立刻获悉了“天蓬法尺”的使用方法,以及它的“晋升路线”。
原来,这“天蓬法尺”,还不是它的最终形态。
它的最终形态是“天蓬神尺”,乃是‘太清阶’的“法宝”。
此时,我才终于得知,“天地人”之上的品阶,名为“太清阶”。
至于更上级的品阶,我就不清楚了,“天蓬法尺”的信息中并没有记载。
“天蓬法尺”必须需要斩杀足够数量的“邪魔”,才能逐步进阶。
不是屠戮任意妖魔都可以。
必须得是被“天蓬法尺”认定为“邪魔”的存在,才能算数。
至于怎么样的妖魔,才能被“天蓬法尺”认定是“邪魔”?
这个,按照“天蓬法尺”的标准。
基本上绝大多数的“妖魔鬼怪”,都能被认定为是“邪魔”。
何谓“邪”?
答:不“正”即“邪”。
譬如,拿动物精怪一类举例:
自古动物旁生,不甘堕落者,皆有升华之心。
潜修于深山,藏身于古洞,采天地灵气,得日月精华。
行之既久,遂成气候。
奈何旁生“禀赋”,不得“阴阳之正气”,承“浊气”而”生”,乃“阴质之体”。
所以性情本乎“乖戻”,作为大多“邪祟”。
虽有修持,不能依循道规。
动则张狂,皆是现其兽性。
即使修炼,不肯依阶位而进,便多有“附体”、“夺舍”、“缠敷”之举。
凡夫俗子,柔弱老幼,懵懂无知,多受其害。
此是“人”不能与“妖”抗,“凡”不足与“灵”争。
一旦染着,则“捆身”、“打窍”、“鬼绑”,直到彻底“侵吞”,“夺占人体”。
更有美其名曰“仙家”,自云“渡人救难”耳耳。
皆是“巧言令色”,“作语自白”。
隐蔽其“妖性”,掩盖其“邪恶”。
遭遇之人,从此“阴寒病罹”,相逢之客,大都“不人不鬼”。
一人受“邪”,满门不宁,种种惨事,何堪尽述。
身遇者几多求告无门,折磨者往往生不如死。
自古“人妖殊途”,奈何“劫运使然”。
所以人不“修真”而“自强”,诚不如“妖”矣。
动物精怪,大多秉性恶劣,成精前便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
成精后,即使初时,宛若婴儿般心性纯洁无瑕。
但这份“纯洁”,不是“白莲花”,而是“白棉花”。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因其自身秉性。
而棉花纯白,只因其未染。
每个人刚出生时都懵懂无知,天真无邪。
但这份“纯洁”,又能持续多久呢?
又有几人能一直保持这种“纯洁”呢?
并不是歧视“妖魔鬼怪”。
仅仅只是,阐述简单的“事实”。
世人皆知“父债子还,天经地义”。
那妖魔们祖辈积下的“恶”,又该谁来偿还呢?
所以师父当初才会发下“不杀尽天下妖魔,誓不为人”的誓言吧。
此等血仇,实在难偿。
诚然,不可否认的是“这天下哪没有好人坏人?”
妖魔之中难道就没有善类?
有,但不多。
甚至可以说是“极少”。
因此,也实在不怪以前的道士们,看到妖魔便喊打喊杀。
就像如今的我们,看到小日子过的不错的东瀛友人,难道真的就能完全忘记以前的仇恨?
以前不会,现在不会。
但以后,或许就不一定了。
再大的“血海深仇”,总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毕竟那是祖辈们的仇恨,现代人生活一片顺风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