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江海也知道,林科华是故意不提高晋的,虽然到最后也没有告诉他擂主是谁,但是既然没有反驳江海,那就八九不离十了。
既然《我和我的歌手》第一期录完了,那么也就是说距离自己去录制也快了。江海打算先保持与张婧之间的关系,稳定一段时间之后再说。
所以接下来的两天过的比较平淡,用了张婧送的药之后,脸上的浮肿已经基本看不出来了,稍微化化妆就可以完全遮住了。
另外就是得知了蒋阔在进入败者组之后似乎并不服气,他写的那首歌不管是从歌词的韵律还是歌曲本身的节奏感和编曲设计都不可能被淘汰。
最后还是方川的一句“没写完的故事没有人爱看”直接堵死了蒋阔的嘴,这让江海很是意外,这个方川难道不担心鼎盛娱乐的人说他胳膊肘往外拐吗?
当他来到作曲部的时候,发现大家都是一如既往的在忙自己的,只有姚如龙在那里一边听歌,一边在写着什么,凑过去一看,原来是在抄录歌曲旋律。
“你在搞什么?”
“这不是准备第二轮的比赛嘛,多记几个类型的曲子,商量好版权问题之后就可以直接套用了。”
江海竖起大拇指:“有想法,可是万一你准备的都用不上怎么办?”
姚如龙摊手:“不怎么办,等着去败者组呗。”
江海一看姚如龙这么看得开也是放心了不少,他来公司主要就是看看姚如龙的状态,像是林科华这种老油条,而且还录过一期了,完全不用管他。
姚如龙看看江海,又看看一旁的林科华,纳闷道:
“你们两位是胸有成竹还是已经无所谓了,怎么都是一脸无所谓的样子?”
旁边写完一首歌的歌词的林科华,转过头自信的笑道:
“如果只是写一首差不多能听的歌,其实很快就能写出来,你以为我们那八个小时都是在编曲吗?”
“不然呢?”
“像是这种限时的歌曲,可以以一个常用的主旋律作为副歌,主歌部分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略做设计就可以完成,后面再修改一下细节就差不多了。”
“难的是在短时间内根据要求写出优质的歌词,你以为为什么节目组对于乐曲方面要求那么低,甚至允许直接套用?”
江海接过话头:
“因为好的曲子都是平日里灵感的积累,慢慢打磨出来的,如果只有八个小时,光是因为时间限制产生的压力就会严重影响创作。”
姚如龙恍然,随后又疑惑道:“那蒋阔是怎么回事?”
林科华嗤笑一声道:“因为他喜欢装,‘传记’题材不是他的专长,但是他又刚好有一点灵感,想要直接在比赛中完成一首高质量的歌曲。”
“蒋阔的歌写的是好,当时四个评委都认可,我们也认可,但是——他没写完,写的再好也是没写完。”
江海是知道的,有一种歌曲速成的方法,地球上的“4536251”在这里也有,而且还不止一种,但是像这种速成歌曲怎么会瞒得过“山川湖海”这四个人。
不止他们四个,很多写歌的都知道这种方法,姚如龙刚入行,还没有接触这一块的东西。
江海大致的把速成歌曲的创作方法和原理讲了一下,然后说道:
“大部分人都不喜欢这么干,主要是因为这东西写出来后一眼就能看出来,可要是用来比赛就不一样了。”
“在这种环境之下,大家的作曲不会有很大的差异,比的其实就是词和编曲。”
同一个旋律经过不同的编曲会有不同的效果,而词曲搭配之下,契合的一定优于不契合的,再加上评委都是专业人士,这方面的差距会被无限放大。
但是换句话说,如果真的有人能在比赛中写出全新的旋律,并且编曲也非常出色,同时还与歌词契合,那就不用比了。
而林科华直接套用《美人鱼》的曲,在几乎没有改动的前提下写出了与之相契合的词也是很强的。
姚如龙已经被震撼到了,原来歌还可以这么写的?他愣愣的看向林科华:
“华哥,你为什么不早跟我说,我这两天在干什么你可是都看在眼里的!”
林科华稍稍把位置往远处挪了挪:“多听听歌也没有坏处,对歌曲创作有帮助,而且你也是刚入行,需要这方面的积累。”
姚如龙已经不想听林科华的狡辩了,出于对前辈的尊敬他不敢有什么出格的举动,只能悲愤的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