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转向亭外,不再说话。
他心里正在后悔当日为什么没有杀了曹操,那是唯一的一次绝好机会。
苏成明白刘备的顾虑,当即起身,再次向刘备揖拜道:“我叫苏成,字汉兴,梁国睢阳人。使君大可放心,我不是曹操的人,在此等候使君,为的是尽我绵薄之力,辅佐使君再兴大汉!”
“如今天下大乱,天子失权,民不聊生,百姓背井离乡,无以为家。而纵观天下诸侯,袁氏兄弟只尊富贵而不恤百姓,刘表安居一隅而心无雄志,孙策刚猛好杀而难服人心,曹操更是残暴屠戮,徐州数十万百姓死于其手!”
“唯有使君心怀仁义而有大志,时时处处为天下百姓着想,又得关张二位猛士忠心相佐,天下若安,唯有使君可为!苏成虽无大智,亦无勇力,却愿舍命追随使君,辅佐使君匡扶汉室,平乱安民!”
“请使君信我!”
苏成慷慨陈词,说得激愤而又真诚,实际上这也是他的肺腑之言。
刘备动容了。
他本来就是个容易相信别人的人,此刻听了苏成之言,正合己意,赶紧起身握住对方双手。
“足下如此说,备岂有不信之理,备若能得先生相助,乃我大汉之幸!”
“先生快坐。”
二人同时坐下。
刘备听着苏成一口一个曹操,又痛陈曹贼之恶,还对袁绍刘表孙策等人和天下大势看得如此透彻,不禁由“足下”改称为“先生”。
对方能读春秋,又这么有见识,说明是個有才智的人。
而且,刘备看得出来,对方刚才所说的话,应当是发自肺腑,绝非虚假之言。
刘备相信了苏成。
“先生表字是汉兴?”刘备问道。
“正是,苏成此生之愿是看到大汉复兴!”
苏成的表字是自己取的,而“汉兴”这个表字,又让刘备对他多了几分好感和信任。
“苏汉兴,好名字啊!”刘备赞了一句,然后看着铺展在几案上的布帛,问道,“先生之意,是说我此次有去无回吗?”
“那是为了引使君来与我相见之言而已。”苏成轻轻笑了笑,把布帛抓起塞进怀里,“不过,依我所见,曹操预料使君离开许都便不肯再回,因此故意放使君走,而使君这一走,确实是亡途!”
“何解?”
刘备想到自己已经决定反了曹操,不会再回许都,但他不明白苏成为什么要说自己此行是亡途。
难道自己去了下邳会死?
苏成把几案上的书卷往刘备面前推了推,说道:“郑伯克段于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