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位置?”
“不了!”张泓清摇摇头,“咱们是出来工作的。”
得!一秒打回原形。
苏国和丹国之行,都在意料之中,没有任何意外。
不过,参观也只是参观,至于技术交流,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虽然对方态度没那么诚恳,咱们随行研究人员仍旧乐此不疲,拉着谷穗安当翻译,问个不停。
船厂工作人员不耐烦,挑挑拣拣地敷衍。
谷穗安却十分有耐心,笑脸相迎,刨根问底,认真翻译。
她不介意对方什么态度,只要有收获就好。
或许不经意地一句话,就让咱们研究人员获得灵感了呢!那咱们造船行业发展,指日可待。
在参观过程中,张泓清不断叹气。
“有时候觉得,我们从建国到现在,发展成现在这样已经很厉害,但一对比别人,还是差太多。”
其实,这个阶段,的确是最“崇洋媚外”的时代。一方面,是客观存在的差距,另一方面,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迫切向往。
生产力落后,这是不争的事实,即使我们闷头发展,这些差距也不是短期就能弥补。
不过,谷穗安说:“给我们时间成长,不必灰心,相信那一天很快到来。”
事实就是,因为她的介入,很多事情已经提前。
所以,对于未来,谷穗安比任何人都有信心。
“是啊!会有那么一天,”张泓清笑笑,转而道,“你好像,对我们未来一直很有信心。”
“当然,您没有吗?”谷穗安笑着反问。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天,张泓清打电话回国汇报情况,并打算开展一个计划外的行程。
挂断电话前,被突然叫住。
此时,电话那头已经换了一个人。
“张主任,麻烦帮忙通知谷同志,我们有要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