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拉萨行星,伊须磨洲自治区。
广阔的海域环绕在这片大陆,万木峥嵘,峰峦起伏,这是充满生机的一片净土。
蘑菇状的房屋建造在平原里,家家户户燃着炊烟,倒挂着的树干上是一道又一道的绳结,为这个纯洁的世界留下记录。
一些看上去十分壮实的成年人身穿翠木盔甲,踩着藤曼做的凉鞋,聚集在海滩上。
夕阳渐渐降下,慢慢的他们身形开始发生变化:指间长出鱼鳍,瞳孔被染成黄绿色,脖颈上开始出现裂缝,直至变成鳃状,就连牙齿也变得格外尖锐。
他们欢呼着,手拉着手,一同坠入深邃的海洋。
他们扭动着腰肢,在水里自得的畅游着,仿佛没有阻力,而是在空中飞行一般。
一直来到最深处的海床,那里并不是寂静的漆黑,海螺般的房屋坐落在海底各处,笼中的水母散发着蔚蓝的微光,点亮了这个世界。
在没有海草的空地上,同样相貌的人围坐在石堆上,手中高举鱼叉,朝来者欢呼着。
这里是自然的极乐世界,这里是不受污染的纯净天堂。
直到很多年以后,异世敲响了大门,彻底改变了这颗星球。
......
星历1200年。
巨大的影子笼罩了整片汪洋大海,紧接着是大气摩擦的火光,最后它露出了全貌———
那是一座偌大的宫殿,即便聚集起整个伊须磨洲的工匠,也造不出的伟物。
它下坠得很缓慢,就像是凝结在天边一样,伊须磨洲的海洋足够宽阔,但没人确定它足以容纳这座自高天之上陨落的仙宫。
有的人四散奔逃,有的人则留在海底和陆上的村落中,等待着神陨的降临。
那是名为【岱舆】的陨落的仙舟。
残舰撞击了塔拉萨行星表面。伊须磨洲海域中心被撞出深井似的水坑,七个行星日后才逐渐平复。
宏伟的废墟静默地屹立在海床之上,宛若神骸,悲凉又壮丽。
劫后余生的伊须磨洲人原本就生活在海底,他们惊叹、惋惜,熟悉的家园被天外仙宫砸得粉碎。
他们欢呼、雀跃,神陨之后,【岱舆】的断舰残骸成为了他们新的家园。
生存条件改善,伊须磨洲人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思考。
环顾天降宏伟废墟,他们终于来得及提出重要的问题:“他们”是谁?“他们”从何而来?
彼时,伊须磨洲人不知冶炼金属,也尚未发明文字。只好用想象力弥补知识,用故事理解一切。
于是,传说诞生了。传说口耳相闻,神话,便应运而生。神话构筑认知,【文明】便由此创生。
星移物换几百年以后,塔拉萨已成为了仙舟联盟的贸易伙伴,伊须磨洲的水居者们第一次踏入【仙宫】,第一次见识到仙舟全貌,也终于知晓了【神陨】的真相。
学养良好的伊须磨洲人总是将自己视为【岱舆】的某种存续。
“岱舆曾追随的即是我们应追随的,岱舆曾抗击的即是我们应抗击的”。当他们谈起过去的故事时,依然会如此开头————
【在很久很久以前,众神的宫殿自高天之上陨落。】、
随着文明启迪,伊须磨洲人不再将断舰中的遭难者们视为陨落的神明,但这分毫不改变他们崇敬之情。
伊须磨洲的诗人如是吟咏:“大海吞没的是凡人,魂灵却永生不死。”
按照伊须磨洲的历法,每年潮骚月的第二个休息日是[神陨节]--水居者们吟诵经文、吞食草药、随着水流跳起怪异的舞蹈,以纪念那些自身陨落却为伊须磨洲带来庇佑的【神明】。
到了近现代,神陨节逐渐失去原本的宗教意义——歌谣代替了经文,美食取代了草药,只剩下怪异的舞蹈作为文化遗产传承至今。
最近数百个星历年中,伊须磨洲毫不吝啬地将独特的文化与外界共享,神陨节的形式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伊须磨洲的陆地城市通常是年轻人的世界,神陨节期间更是通宵达旦、彻夜笙歌。
域外访客们常常选择神陨节期间共襄盛举,尤其仙舟游客都很喜欢这里,他们钟情于城市中生机勃勃的气氛,如火焰般热辣炽热、如海啸般势不可挡。
随着青春期过去,水居者肺部会逐渐萎缩,颈侧演变成鳃状,手脚和双眼也会变得更适合海底生活。
诗人们总是说:“伊须磨洲人将喧闹狂欢的青春留给了陆地,将沉静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