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笛镇今日的热闹,除去镇中寺庙,还有镇口的牌楼。
那位向来低调行事的望天城城主,今日也是悄悄地踏进了望天城,任何侍卫都没带,只带了一位好友。可是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城主来小镇的消息,还是传到了镜笛镇镇长的耳中。这位镇长本身是知道城主的性子,带的人不多,可是街边路人不知道呀,看见镇长急匆匆的模样,以为发生了大事,有些在街边闲逛的人来了兴致,干脆跟去看看。
这一下,人可就不少。
那边远处,孤零零的马车人缓缓驶来,驾车的是个年轻小伙,在望天城还有点名气,凭借着年轻力气大,还有良好的口才,收揽了望天城大部分顾客。这下城主坐了他的车,恐怕今后的生意要更上一层楼。
马车帘子微微掀开,半边沧桑的脸露了出来。不过,脸上的神情并不是很好,稍稍带着些不悦。
自从那位小镇镇长摔死在将军庙后,城主再也没有来过镜笛镇。这其中有不少说话,什么神神鬼鬼,什么内心愧疚,尽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驾车的年轻小伙似乎察觉到一些东西,转头轻轻问了一句,“在这里下吗?”
车内的城主“嗯”了一声,无论是喜欢迎接,还是不喜欢迎接,如今这迎接的人都来了,总得给点面子。
于是,马车速度缓缓下降,停在了众人边上。
镇长眼疾手快,一步向前,说了些阿谀奉承的话,还暗地里掏出一把银子交给了车夫。
城主下了车,不过还有一位待在车上,而且连点动静都没有,似乎车中根本无人。镜笛镇镇长皱了皱眉,脸上笑容不变,依旧作出一副欢迎的模样,他相信别人给的消息,车内绝对还有一人。
世事不如料,年轻车夫已经驾着马,缓缓挪动,调转完方向,车中依旧没有半点动静。直到马车渐渐远去,镜笛镇镇长才缓缓收回视线。
城主在一旁却开口道:“哎?许镇长在看何物?”
这位许镇长抹了下额头的汗水,“这年轻小伙挺不错,一路走来肯定辛苦,我目送一下,算是礼节。”
城主笑道:“许镇长真是通达礼节之人。”
周遭民众也不是单纯小白,皆是听出了话中有话,见着双方似乎并不是很友善,纷纷找了个机会,溜出这块场地。除此之外,镜笛镇的大家族逆流而上,有些姗姗来迟的意思。
城主瞧着跑来的几人,问道:“你们是宁、斐、何三家人吧?”
来人只有两路,分别是宁家和斐家,纷纷报上了自家名号。
城主也不闹,缓缓向前,边走边说,“听说何家那批出去的人回来了,包括那个何家小姐,我听城中人说,她们气质不凡,定然是在外面有一番事业。说起来,我也当了不少年的城主,从黑发到白发,从未走出过望天城。我还真想找他们问问,外面是何种景色。”
宁家人说道:“连最基本的礼节都丢了,我觉得不如何。哪怕你钱财再多,可是不能忘了老本,先祖留下的东西,还是得记着。忘掉了礼节是小事,就怕他们连家训都不记得了。”
而斐家人只是默默地站在一边,未曾作出评价。
许镇长笑道:“反正就在前面,去何家看看,便知分晓。”
城主摇了摇头,说道:“这次不是来看何家,主要是为了山上寺庙的事情。小镇中的事,我也是有所耳闻,听说死了两位山上和尚,不知道是真是假。”
许镇长脸色忽转悲伤,默默低下头,点了点头,一副自责模样。
城主说道:“这可不是小事情,镇中乃是城中有不少信徒。他们将山上寺庙看作仙人,如今这仙人一死,恐怕不好解释呀。一不小心,说不定城中就会大乱。这件事情,必须赶紧解决。”
许镇长答道:“城主放心,一定尽快解决。”
而城主脸上露出一丝不悦,微怒道:“说有什么用,赶紧带路,我去看看。”
一旁的宁家人开口道:“何家就在前面,去镇中寺庙刚好要经过,不妨去看看。”
城主点了点头。
其实对于山上寺庙,望天城城主并没有太多的好感。上过几次山的城主,从未见过山上寺庙的主持,倒是每次都见到了寺庙内殿的几个僧人,他们就做在两张桌子前,身后是楼梯,上面的扶手系满了红色丝带。这位城主也想去系一根上去,上前询问,说是捐点钱就可以得到一条红色丝带,算上一卦可以系在身后的楼梯上。问问价格,却是不便宜,不过想要算命的人却是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