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安在镇上还听见人说,城里都已经有人来镇上买东西了。按理说才下了几场雪,不应该会有这么多人缺粮食,但是既然会有这么多人来,那就是一定有地方没了粮食。
顾卫海想了良久,震惊问:“哪个地方雪灾了?”
“再北边的省,好多城市已经下了快一个月的雪了,都没了粮食了,才有人走出来运粮。听说不少人都冻死在了路上。”
顾卫海帮忙将李健安腿上的伤口用布缠住,问道:“镇上有人吗?”
李健安摇头,“没有人,这些事儿都是我和青山卖粮食的时候,听人说起的。外面具体是什么情况,我也不清楚。”
顾卫海一脸沉重,现在就怕这事儿是真的,若是真的,那家里的这些粮食就该好好掂量着吃了。太阳沟的雪才刚开始下,照这样下去,这雪怕是真的停不了了。雪一旦成了雪灾,那就不是饿肚子的事儿了。往年过冬,大家都是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冬天饿饿就过去了。一到开春,大家都成群结队地出门找吃的去。可若是成了灾,那受冻的人也难保自己的生命呀。
李健安也看着远处烧着的木柴,“叔,我明天再上山去砍点树回来放着,冷了咱们好取暖。”
“我明天跟你一块儿去。”
本是商量好一起上山的两个人,又因为第二天的大雪,留在了家里。眼看着屋外的雪越堆越高,李健安和顾静俩将房顶的雪变成了每半个时辰就扫一次,就这么勤扫雪,房顶也不时就堆起了巴掌宽的雪。
等到第三天雪稍微停了,李健安和顾卫海才找到了机会出门,门前的雪已经堆积到了人的大腿了。两人拿着砍刀就出了门,鄢玲怕李健安摔倒的事儿又出现,在两个人身上系了一根绳子。
顾卫海嫌麻烦:“这绳子绑住了,我们俩不是一人摔倒了,另一人就得跟着摔?”
小小也怕意外,但是现在家里就是得储存上一些木柴,一家人才不至于受冻。还是担忧说:“爸爸,外公,你们要小心,就在山脚砍树就成。”
之前因为贾仁的事儿,她爸都是去山上捡的枯木回来。
李健安揉揉小小的头就和顾卫海出了门。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山坡去了。也幸好几人住在山上的寺庙里,离最近的几棵树也就几百米远,两人配合着把树砍了。
而小小则哒哒地跑去了自己种菜的炕上,准备查看种子的生长情况。因为有火的原因,气温温暖,菜苗也长得很快。连播下的南瓜种子已经开始在长叶子了,而第二波花生苗也已经有了冒头的迹象。
小小赶紧抓住想要啄菜叶子的小鸡,护住自己的菜苗。
心想还是未来的大棚好,不用浪费柴火取暖,就可以种植出东西来。
小小用小手撑住自己的下巴,在心里想着未来自己在电视里见过的窑洞,冬暖夏凉,也不知道在这地方可不可以修好。
不过为了节约用柴火,小小叫来了鄢玲和顾静,三人一起合力,用不要的碎布将种植菜屋子里的缝隙都糊了起来。又将不要的书撕开,糊在了住的房间里。
做完了这些,小小还去厨房转悠了一圈,又看了一眼家里的粮食后,才松了口气。柴火、粮食都已经有了,现在只剩下等雪停了。
上辈子她可是听说过雪灾的,当时救援就会在道路上撒盐,但是现在盐可是个稀罕物,自己家里都吃不起,别说撒盐了。
鄢玲忙着糊床头有个小小的缝隙,欣慰说:“咱们小小怎么这么懂事呢?”
顾静递过去一张纸,笑着回答:“那可不,也不看看是谁看上的人。不是我夸小小,在李家村甚至是整个镇子里,就数小小最聪明了。”
“李家村村长的两个孙子和小小关系好,每天上学回来都拉着小小学习,别看小小年龄小,可是学得很快呢。还有英文,咱们小小英文也不赖。”
鄢玲说:“我也不奢望这孩子有多么聪明,可是看着孩子的孝顺劲儿,就知道你这个后妈当得肯定省心。我和你爸都对健安没有意见了,你回村子,就找大队长把这事儿办了。小小现在我可是认了是我的亲外孙了,人家孩子对你好,你就得把人家孩子当亲生的。”
顾静凑近鄢玲,将脸放在妈妈的肩膀上,撒娇说:“哎哟妈,我早已经把小小当我亲生的了。你就别操心了。”
“我这辈子不就操心你了?现在还操心着小小。”
“等我和你爸若是真的有机会回家,我就给你捎信,收到信就带上健安和小小把家里打点好上首都来。健安家里也没个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