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长和副所长分头行动,纳兰副所长去街道办很顺利,街道办马主任在详细听了介绍后,毫不犹豫的表示了自己支持的态度,对分配方案也没有异议,并马上向上级政府,也就是东城区政府做了汇报,要同意建立一个集体制企业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但这个企业的提议者王爱党并没有在意,因为他给第一副区长汇报过,第一副区长是上过战场的,算是他的老上级之一,尽管他和他的老上级行政级别只相差一级。
这头王爱党去了轧钢厂,那真是受到了热情迎接,不说交道口派出所帮他们迅速破案,还顺藤摸瓜抓住一串潜伏特工,解决了轧钢厂潜在的威胁,就算没有,王爱党这个低职高配的所长在行政级别上也和轧钢厂一把手平级,那个年代还没有服务型政府这个概念,讲究的是劳动者最光荣,所以明面上工人阶级地位是最高的,但实际上呢,任何时间段国家暴力机关的权柄都是比较高的,尽管有民兵,有保卫科,看起来是都有枪,那也是特殊时期,特别是法律不健全的阶段,他们可以起一个辅助作用,虽然界定比较模糊,但实际上他们是必须要服从公安机关领导和指挥的,至于武装部,起作用的时间只是战时,所以王爱党受到热情迎接是理所当然的。
寒暄过后,王爱党和轧钢厂杨厂长进入了正题,上次街道粮油厂轧钢厂对王爱党拿出的传送装置轧钢厂也只是收了个成本,理由嘛,支持街道企业,都是公对公,只要没放进自己口袋就没问题,但这次,看着王爱党拿出的图纸,说了要生产三台人工生产线,其实杨厂长也不太明白王爱党的新词汇,但越想越贴切,也就慢慢叫起来。
杨厂长是解放后安置到地方的干部,原来是军队工厂的技术干部,看了图纸,他直觉有搞头,但生产几条生产线没问题,只是杨厂长想要的更多,他想拿下这个生产项目,只是这不是一个轧钢厂可以决定的,他需要和市工业局汇报,如果拿下来,轧钢厂就能多一个车间,多招点工人,他倒没有什么为自己利益考虑的心思,那时候的干部相对纯粹的多,要说利益也有,但他想的是轧钢厂的利益。
他想清楚了开口:王所长,有的事情你知道,我必须上报,但是不影响这次合作,我能做到的是三条生产线,一条免费,另外两条成本价,这是我现在能做到的,如果,我说如果局里想用,局里付什么代价换你的图纸就不知道了,你看行吗?
王爱党想了想,这也没什么问题,公对公的事没那么复杂,一切摆在明面上,只是这次过后,两人的距离又拉近了点,因为互相有用,因为对方能给自己带来利益。
告别轧钢厂,王爱党又在挎斗里带上黑豆拉风的返回所里,王爱党回到办公室,坐下来琢磨,在灾害年来临前,他要做好准备,他是个有系统的人,只是个人,他救不了全国,也救不了北京,他只能救这个街道,这几万人他还是能救的,几百万吨粮食不是个少数,那时候城镇居民还没有开始定量供应,明年估计就要开始了,就算按他了解的定量,每人每月32斤,整个交道口街道也就不到十万人,那才多少公斤?算上食品厂的原材料也绰绰有余,何况交道口街道粮油厂的粮食不是计划内的,不需要国家粮食系统划拨,而且在建立之初就和粮食系统有了合约,国家不调拨粮食,也不划分粮食,交道口街道粮油厂只负责交道口街道居民的粮油供应,现在还加上一个交道口食品厂的原材料供应,剩余粮食优先供应户籍是交道口街道的居民,其他自行决定,只要不倒买倒卖,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