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京都陆续收到了前线传来的军报。
谁也没料到销声匿迹已久的西羌,会在谢晋班师回朝时突袭嘉峪关,收到军报时,谢晋的军队已行至天水郡。
自从嘉峪关失守后,其他城池也接二连三的失守,百姓流离失所,战火不断,西边的难民大规模东迁。
今安这几天都呆在莲湖边,那里很僻静,可她却心如乱麻一般。
还未到城门,今安就已经看见了郊外三三两两的难民,再过不久,大规模的东迁难民将要抵达京都。
他们衣裳褴褛,蓬头垢面,面黄肌瘦,跋山涉水来到了京都,这里却繁华一片,熙熙攘攘,歌舞升平,似乎浑然不知外头的硝烟战火。
“这难民都来了!”
“慌什么,不是有谢氏吗?肯定是虚惊一场。”
“就是,这西羌照样被打趴下,滚回老窝去。”
“可是我听说,这次晋军的兹重,粮草等都在嘉峪关,现在都被西羌占据了,这晋军早已伤亡惨重,怕是有些悬啊!”
“担心什么,离京都远着呢。”
“谢家三父子都去了,还治不了一个西羌……”
谢夫人和谢忧出来查看情况,这些话落在耳朵里很是不舒服,谢夫人这几日鬓角都急出了几缕白发。
谢晋已经很久没寄家书了,她不知道他们父子仨的近况,只能去城外安平寺日日上香拜佛。
今安回到府中时,王袖清也正和几位官僚商讨着,从对话中可知,这形势严峻,前线急需加派兵马,运送兹重粮草。
可现今京都城的粮食已经不多了,粮价也被哄抬了,京都富贵人家都在屯粮屯药。
眼下国库的粮食也有些紧缺,早在出征前,圣上就拨了许多粮草了,现在不能再拨给前线了,只能让王袖清去征集购买。
王袖清有些发难,这些京都的狐狸们各个都精的很,这几日的威逼利诱也就缴获了一点,还远达不到标准。
眼下国难当头,京都的达官贵人们却在大肆储粮,哄抬市价,从中牟利。
今安步履匆匆地回了云梦阁,一进门就吩咐春词着手收拾行李。
采莲和夏曲惊讶地走了进来,采莲不解问道,“姑娘,眼下外头正乱,你要去哪?”
“去乱处。”
“使不得,姑娘。”采莲有些愕然,但知道姑娘的脾性,一旦决定的事,她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的。
“老爷夫人会同意吗?”
“我即刻入宫面圣。”
今安换了件华服,吩咐采莲道,“采莲,现在京都粮铺可还有粮?”
“姑娘,眼下京都的粮铺早已经没了粮,今早便抢空了。”
今安顿了顿,随即又道,“那你现在便启程去巴陵征粮,越快越好,圣上的旨令随后便到。”
“是。”
今安简单交代几句后,采莲便火急火燎地走了,巴陵粮食富足,若是能撑到,前线的粮草便不成问题了。
“秋歌,库房的银两留十分之一,其余装车,再去吴叔那预支我一年的例钱。”
“夏曲,准备马车。”
“是,姑娘。”
春词问道,“姑娘现在便要入宫吗?”今安摇头,“先去奇货居,我要找李景阳。”
……
马车停在奇货居前,今安还没下车,店里的伙计就迎了出来,王二小姐的马车和身边的春词,他们可太眼熟了。
“王二小姐来了!”
“你家公子呢?”
“在里面呢,公司正在会客,还劳烦王二小姐稍等片刻,我这去禀告公子。”
王今安进了奇货居,穿过院子,来到了后堂,李景阳平常不回府一般就呆在这,这里陈设也很事气派高格。
今安在院子的合欢花树下坐了下来,坐了会,便从屋内出来了几位商贾,都是京都粮行叫得上名的几位。
今安心中了然,原来,李景阳也在筹粮。
“王二小姐,请进!”
今安让春词留在了屋外,独自进了屋,李景阳正坐在榻边,一边翻着账本,一边啪啪地打着算盘。
“你筹了多少?”
“够前线士兵吃一月的了。”
今安紧皱的眉头才有了些舒缓,如释负重,“够了。”
李景阳有些愁苦地看着账本道,“嗯嗯,这已经是我的极限了,京都再也筹不出了,那几个老狐狸,扒了我不少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