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过了好一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今安才摇着船准备靠岸回家。
“小姐,京都城来人了!小姐!”
采莲在岸边叫唤,看见湖边的船不见了,便知道小姐又是去湖心了。
“小姐,京都派了个嬷嬷来接你回京了!这时正在前堂候着了!”
今安听到湖边传来的微弱声音,一听便知是采莲,懒洋洋地回应道,“来了来了!这就来了!”
仔细一听,当听到“京都”“回京”时,今安激动地都要叫出声来了,她使劲地摇着船桨,此时恨不得直接从湖面上跑过去,
等了一会,今安便摇着小船从莲叶丛里出来了,她抱着莲叶莲花跃下了船,朝着徐府地方向飞奔而去。
采莲看到小姐健步如飞,也不禁吓了一跳,忙在后头跟着道,“哎呦,小姐不急啊!你慢点,别摔了啊!”
今安在街道里穿梭,此时的街道巷口熙熙攘攘,人群密集,许是下完雨凉快,大家都出来溜达逛逛,
“哎呦,王二小姐你慢点跑啊!差点撞到老身了,老身这把老骨头都要撞碎了!”一位老妇人拄着拐杖说道,
“婆婆,不好意思,有急事!改天再向你请罪!”今安转过头来对着老妇人说道,
“你真是折煞老身啰,你的道歉我受不起!”老妇人又笑着说着,
此时人群中又传来窃窃私语,
“这什么事啊?王二小姐跑这么快!”
“京都城派人来接啰!刚刚瞧见京都来的人,拉了好大一辆马车,我看比徐督府的马车还大还气派,后天还跟着好些人!”
“噫,看来这王家还是重视这个女儿的哦!这么大阵仗!”
“要我看这就是徐家不肯养了,让王家来接人啰!”
……
今安在人群里穿梭,她听着众人的私语,这一刻她不再假装不在意,她笑的嘴都要咧到耳朵根了。
她要让大家都看看,京都城王家派人来接她了,她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她是王家二小姐,王家的金枝玉叶。
终于到徐府了,徐府前停放着一辆大马车,这马车是梨花木的,上头镂空雕刻着许多花纹,车的周围还镶着金边,车顶上是五彩珐琅镶嵌而成的朱雀。车子后面还候着好些侍女、护卫。
今安等不及地冲了进去,直奔前堂,
一位打扮气派的老妇人端正地坐在椅子上,舅舅舅母则在一旁候着,
只见一个穿着碧色莲叶边薄纱襦裙的丫头冲了进来,衣角边沾着泥水,手中抱着几支莲叶莲花,脸颊两边泛起微微的红晕,头上还涔涔冒着汗,肤白鹅蛋脸,五官长相算不上出众,但一双水灵灵的杏眼倒是十分灵气,惹人喜爱。
这丫头面露喜色,咧着嘴,但看到堂里严肃的氛围,又立马收回了笑容。
“哟,今安回来了,这是去哪玩去了?怎么弄的汗涔涔的!”舅母立马开了口,朝着今安问道,
“舅母,我去湖边玩了会。”今安恭敬老实地回答道,
只见一位老妇人端坐在那里,很是端庄大方,通身散发着皇家的气派,看着舅舅舅母站立左右,今安猜到此人身份必定不凡,许是宫中人,
李嬷嬷看着今安,眼神虽很柔和,但今安感觉自己正被目光灼烧着,内心的一切都无保留地暴露出来,一览无遗。
今安正准备低下头来,只见舅舅舅母向今安招手示意过去,
“这是你大母身边的李嬷嬷,快向嬷嬷问安!”
今安懵懵地走了过来,向嬷嬷行了个礼,
“嬷嬷安!”
原来是大母身边的李嬷嬷,今安虽不在王家,但也听闻过,家中大母是长公主,也是当今圣上的姑姑,李嬷嬷是大母的贴身侍女,自小在宫中侍奉,举止气质自然不凡。
“二姑娘年岁几何了?可曾读过什么书?”
李嬷嬷问道,上下打量了今安一番,
今安老实答道,
“今年十二岁,十月初九就十三了。”
“不曾读过许多书。”
“对对对!今安这孩子自小不喜爱读书,府里请过不少先生,但她都不愿上,不过虽说不是饱读诗书的才女,但却不至于睁眼瞎,大字还是多少能认识的。”
舅母在一旁赶忙接过话来解释,唯恐怕王家人认为徐府对王今安不重视,
对于每个让徐府高升的机会,舅舅舅母都不曾错过,这徐督府的官职还是十几年前,阿娘嫁与阿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