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这样问,便是带了一丝责怪的意味。
青瑾晏倒不疾不徐,他伸出手抚着鹦鹉的羽毛,带了一点安抚的意味。然后开口回太后的话:“母后这慈康宫看来是不太清净。皇上后宫的那些事竟然也不够母后听的,还有人专门寻了我的事在您面前嚼舌根。”
说罢又跟菊叶说:“姑姑,刚才的茶还有吗?我替我的鹦鹉再讨一杯。”
菊叶看着太后。太后微微地点了点头。
菊叶正要转身去茶房,青瑾晏说:“慢着。”
他从自己袖袍里摸出一枚金瓜子放在桌案上,对着菊叶说:“麻烦姑姑再替我拿些上好的葵瓜子来。”
“我这鸟儿啊,嘴刁得紧。”
太后哪里见过要喝太平猴魁,还要吃舶来品葵瓜子的巨型鸟,不禁皱着眉说:“这鸟儿虽然好看,但老三你也别宠得太过了。到底是野禽,还是得多加规矩驯服才是。”
“太后此言差异。此鸟自天上来,起居饮食都有他固有的习惯。我宁王既要养他,当然是顺从他原本的生活习俗。若仅是因为他活得矜贵点便要处处拿规矩压人,岂不是显得我很没实力,丢了皇家气度。”
青瑾晏虽然在男女之事上嘴笨,但应付起皇帝、太后来,这些权谋的话一套一套的,说得太后无从反驳。
“你别指桑骂槐的。”太后见说他不过,便拿了母亲的架势来压他。“咱们母子俩说着你府上人,怎好好地扯起鸟来。”
“我府上没什么人。给太后递话的人大概听岔了,我府上是新来个人,但只是收了个功夫不错的暗卫而已。不是什么小倌。”
“那就好。”太后放下心来,看鹦鹉也没那么碍眼了。“老三啊,你是堂堂王爷,开枝散叶的事情还是要有分寸,哀家还盼着抱小孙子呢。”
“太后这话说的,您膝下不已早有旻宏、旻云、珉世、珉飞了吗?难道他们不是您小孙子?”
青瑾晏说的是皇帝的两个孩子,还有他二哥端王的两个孩子。
“嗨,那几个孩子怎么一样。皇帝的孩子规矩多、责任大,每回来都板着个脸,像他们爹一样,亲近不得。老二又不是哀家亲生,他两个珉世和珉飞,要亲近也是去亲近他们的亲奶奶温太妃,跟哀家这就只有一句'太后万安‘。实在无趣得很。”
“那太后便慢慢等着吧。等礼部下面那群老东西不再费尽心思给本王塞人,本王便何时恢复喜欢女子的性子。”
太后不是个笨的,如何听不出青瑾晏在敷衍她。
“你这性子,都不知道你几时才能开窍。若你肯将习武的心思放一丁半点在娶妻上,可能现在早已妻妾成群了。”
“说起这个,”青瑾晏不想再听太后那些唠叨,便生硬的转了个话题。“本王倒是有一事,想先问过太后的意见再做。”
“何事?”太后略感意外。青瑾晏是个主意大的,自边关回来后便事事自己做主,很少问她这个母亲了。
“不知道镇守西北边疆的黄大将军,您可还有印象?”
“唔。就是你年少时,在他军营历练的那个将军?”
“正是。黄大将军的女儿已及笄,前几日他托人给本王送西北特产时,让那人带了口信,希望让本王在京城替他女儿寻出人家。这些事本王哪里晓得,但黄大将军对本王有情有义,所以本王替他来求太后,给他做个主吧。”
太后一听,眼前一亮:“你既与他家投缘,黄中则家倒也配得上我们皇家,何不哀家替你做主,你娶了他女儿便是。”
“太后似乎忘了我好男?”青瑾晏好笑地看着太后,“若让黄大小姐受了委屈,她哥黄若必定提着大刀从西北千里奔马来找我讨说法了。”
“其实本王只是想来求太后,让黄大小姐先到这京城来,也好方便太后相看。若是个拿得出手的,太后给赐一门好亲事,那黄家上下必定对天子更加忠诚。若是个拿不出手的,太后寻个由头赐个普通人家便是。”
太后听的频频点头,愈加觉得自己的老三运筹得当。
“太后,还有一处不便,希望太后帮忙行个方便。”青瑾晏道:“这黄大小姐从边关接过来,必得寻个落脚处。本王府上没有女眷,她宿着不便,还落人口舌。”
“你府上这么大,还容不下一个女子了?”太后嗤笑着,到底还是存了几分让老三娶妻的心思。
“毕竟是黄大将军所托,本王倒是想呢,”青瑾晏的手指就没离开过鹦鹉,月宁书听得这句,转过头用喙啃咬了一下青瑾晏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