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巨款打车买下美国地标,泡沫时代的日本人到底有多离谱?一个女生同时交四个男朋友,打一次车花掉华夏人一年的收入,买下世界霸主的国家地标建筑。
你没有听错,这不是小说,而是30多年前的日本。日本泡沫时代,纸醉金迷的夸张程度,放眼整个人类历史,都是一种旷世奇观。即便时间已经过去了30多年,如今的日本人回想起那段历史,都会感慨那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那段虚幻又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众所周知,日本战后被阉割,原来是没有再次崛起的,机会的,只不过美国为了打赢冷战,在朝鲜,战争爆发后,将日本扶持成了对抗苏联的最前线,这才让日本的工业化得以顺利进行。
50年代初期,日本获得了美国大量的军事订单,积累了海量的资金。60年代,日本决心大力发展对外贸易,通过出口纺织品和玩具,让日本经济出现第一次经济腾飞期,
70年代的时候,日本又进行了产业升级,玩起了汽车和机床,想用日本车去赚美国佬的钱,可是美国人性子,粗犷喜欢那种大排放的大轿车,而日本车走的是精致省油的路线,所以当时的美国人压根就看不上日本车戏虐的,称其为(老鼠的玩具),敲不开美国的市场,
日本人很着急,但历史就是这么巧合,正当日本人愁眉苦脸的时候,中东爆发了石油危机,石油价格暴,直接涨了整整三倍。面对高昂的加油成本,高傲的美国人被迫低下了自己的头颅。省油的日本车开始席卷美国市场,而且不只是日本车,
跟随日本车进入美国市场的还有日本挖掘机,摄像机以及录音器等一大批工业产品。当美国人家中都是日本货的时候,可想而知,随之而来的就是美国本土工厂大规模的倒闭。现在大家所熟知的美国“东北铁锈带”就是那个年代出现的,看到日本货猎杀美国本土商品的时候,
就连美国的《时代周刊》都忍不住发表了评论,他们出了一期刊物,封面是一架日本飞机向美国丢下汽车和家具,标题是虎!虎!虎!他们的意思是,日本人向当年偷袭珍珠港一样,又一次给美国沉重的打击,在舆论的引导下,美国人开始反日,
砸日本车,喊着将日本工厂赶出美国,我特意查了一下当时的数据,那个年代美国每年对日逆差高达500亿美元,这可是七八十年代的500亿呀!作为世界霸主的美国人,当然不能忍着,
1985年的时候,逼迫日本签署了著名的(广场协议),这个协议内容很多,可总结起来就是让日元快速升值。在美国的主导下,日元升值的速度不断的打破纪录,在短短两年内翻了一倍,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意味着一个日本人躺在家里,什么都不用干,他的资产在两年之内就能直接翻倍。这种疯狂的货币增值,就是日本泡沫时代开启的重要标志,本来货币的大幅升值也不一定就会形成泡沫,但日本政府错就错在在货币光速升值的同时,还进行了大放水,
在那个货币还未膨胀的年代,日本政府一下子就往市场轰入了60000亿,这就导致日本市场全都是钱,几乎人都是大富翁,当时的日本人有多离谱,打一次车起步价是一万日元,高峰时期有人为了打车一次就出了100万日元,
还有高尔夫,现在被称为贵族运动,但在当时的日本打高尔夫大概和今天大家打了一局麻将一样简单,
更离谱的是滑雪。1988年,日本一年的滑雪人次突破了三亿次,而当时的日本也就只有一亿人,也就是说平均每个日本人一年最少划三次,为了满足大家的娱乐需求,日本宫崎市直接砸了两千一百五十个亿去建度假中心,
这个度假中心,海水模拟夏威夷,雪场模仿阿尔卑斯,不出日本就能看尽世界美景,当日本整个社会,都是钱物欲横飞的时候,日本女性的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很多但今天看起来不合理的要求,在那个时代却大行其道,
比如说日本女性的恋爱观,当时的日本女性普遍认为,出去逛街最少要有三个男人跟着,一个负责打车,一个负责请客吃饭,另一个负责购物消费,这也就是著名的(三个钱包)现象,即车夫、饭票、ATM,更让人惊叹的是,他们不会选择这三个人中的任何一个成为人生伴侣,
因为在他们的择偶观里,最后的归宿必须留给自己的本命。也就是说,一位日本女性拥有四个位,各司其职的男朋友在当时也是十常见的,是在那个纸醉金迷的时代,日本男性想要追求一位女性,必须付出昂贵的代价,鲜花、浪漫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