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燃文小说网 > 穿书:稳住人设不能崩 > 第22章 信与预谋

第22章 信与预谋

奇云楼,巧思居

梁嫔交到林宜桃手上的就是他们想要的当年的原信。林宜桃把信交给穆景燃,初始时,他面色如常。

信的内容穆景燃早就看到过,现在他要做的是根据读取方式,每列按“一、三、五……九”顺序摘下一字,循环到最后一列。

与之前看到的信相比,相同的是内容,不相同的是每列字数,而且现在的这封不仅比之前更为老旧,而且明显可以组成新的内容。

穆景燃准备了一张白纸和笔墨,把要摘下的字排好。为了能有较完备的表述,当年写这封信的人,写了足足七页,当中也是为了凑数而掺杂了不少废话,信纸也不是常规形式。

随着摘字进行到三分之二,肉眼可见地、林宜桃看到穆景燃的神情有着明显的变化——从常态到严肃。

等到全部摘字完成,穆景燃低着头,看着白纸黑字,半晌不言。

林宜桃静静地没有打扰他,直到他沉默着把新的内容推给她。

林宜桃拿起信,默读完又放下。

这封信当年是写给梁嫔的,但看到这封信的人不算少,或者说在意这封信所写内容的人几乎都看过,从表面上看这不是一封密信。

写这封信的人是当年的大皇子椋王穆景晖的亲信,一个叫穆超的人,如今是镇守边疆的一位将领,并没有因当年的事受到牵连。

表面上,这封在陈述九年前“靖椋案”中,靖边侯世子和椋王达成一致起兵共反的意图和举动;而通过秘密读取方式得到的内容却截然相反。

在旧内容上,所述为,靖边侯离疆归京,世子手握兵权,无人管束,有了起兵谋反的念头。

消息传入京都后,朝野上下心慌,世子手握精兵良将、熟读兵书,若挥师京都,难保不山河动乱,百姓流离,甚至江山易主。

正值紧急商讨之际,椋王站出来,请求驱驰千里之外的边境亲自劝说世子回头,渝帝念椋王与世子交好,暂无好的解决方法便应允了椋王请求。

然而到了边境,椋王却如飞鸟归林、池鱼入渊,与世子共举反旗,由世子打着椋王的名号“师出有名”。

在危难之际,为了消散这一场即将来临的战事,保天下安宁,椋王和世子二人各自的亲信大义联手,将二人围困在太图亭,受皇命围杀。

在新的内容中,与之相反的是,椋王劝说世子停反,而世子则劝椋王同反。二人互劝,谁也没有劝服谁,僵持不下。

等到忽有一日,世子的亲信、当时还是一名小将的越国公去见了椋王的亲信穆超,用父母妻儿威胁之,穆超妥协,与越国公合谋。穆超去见世子,越国公去见椋王。

穆超身为椋王亲信,去见世子时,告知世子,椋王思量再三,已应允世子之意,约在太图亭会面,以商大事;同样的,越国公见椋王也是如此。

由于是对方亲信,世子和椋王都深信不疑,只带了简兵相会,结果在太图亭中计被围。

穆超感念椋王恩德,不忍真相就此掩埋,知梁嫔与萧贵妃交好,便写了此信千里交付。穆超写信的目的在于,一来让越国公等人相信自己已被成功策反,利于保护家人;二来盼着有朝一日能为椋王昭雪。

“世子谋反或许跟失踪的靖边侯有关。越国公当年只是世子身边的一名在职小将,若蓄谋已久,断然不是越国公能如此精细谋划的,他背后还有人。”林宜桃看完新的内容,沉思道。

“策反穆超是由越国公去办的,而策反越国公定然另有其人。先扳倒越国公,再套出越国公的幕后人。”穆景燃冷静道。

“信很重要,收好。”林宜桃道。

“嗯。”穆景燃点头。

在收拾原信和新内容时,巧思居外传来嘈杂的声音。

“爷,您不能去啊,那个房间是靖安侯专属,您冒然进去,小的是要吃罚的!”

“靖安侯?就是那个从亲王降封侯爵的那个,那个穆景燃?凭什么就是他专属?老子不能进了?老子明明看到有个什么别的男人也进去了,老子也是侯,世袭罔替的侯!老子偏要进!”

“爷,您怕是喝多了看花了,哪有什么别的男人。求您了爷,真不能进!爷,您就行行好吧!”

声音由远及近,想要开机关逃离已然来不及。

事态紧急,林宜桃拔下发簪,墨发一散,拉着穆景燃把他往床上一推,外袍一脱,鸳被一盖。一瞬间,穆景燃是懵的。他也想到了,但动作没有林宜桃果断和迅速,他甚至想先说一句“得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