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半月过后,叶清清期待已久的肥料终于发酵好了。
沤好的粪肥没有了刺鼻的臭味,叶清清努力忽略它们的前身,不计前嫌地蹲在地上仔细观察着,对照书中的描述,看来这第一次发酵粪肥应该是成功的。
叶清清拜托叶父和叶大用担子把肥料抬到麦子实验地里,并和他们一起把发酵好的粪肥均匀的撒到地上,叶清清希望这次发酵的粪肥能给出一个好结果。
不过距离种子下地已经三个月了,麦子杆也长了老长,上肥的时间确实有些晚了,所以叶清清心里很忐忑,于是每天往地里跑的更勤快了。
如果你每天都看着麦子,就会出现一种错觉,那就是每天的麦子好像都是一样的。
不过数据不会骗人,叶清清的手札上记录的数据表明,第一次发酵人粪肥真的成功了!
仅一个月的时间,两亩实验地里的小麦杆的成长进度和状态基本持平。
本来还良莠不齐(普普通通)的小麦突然像吃了仙丹一样,如饥似渴的吸收着地里的营养,这次粪肥的改变让大柳村再次躁动起来。
得知这次肥料的发酵原料是茅厕里的粪水后,村民们更是激动,这玩意儿倒是多的很!
为了不让臭气祸害整个村庄,村长和一些族老在后山上找了一大块荒地来发酵肥料。
这下好了,村里人像疯了一样清理自家的茅坑,也不允许自家小孩在外那啥了,必须要回家那啥,一点都不能浪费在外边!
发酵一次粪肥不仅需要大量原料还要很长的时间,不过对于村里人来说这已经是最划算的了!
叶清清发酵了三个大坑的粪肥,不仅能供实验地用,还有剩余用在自家剩下的地里。不过叶家还是顺着大流,又挖了几个坑,这三个月家里又攒了些料,可不能浪费了。
两种肥料下地都初见成效,陈县令自然不可能错过这个消息,甚至心痒难耐于是“微服私访”,一个人来大柳村查看。看着地里茁壮成长的麦子,陈县令想,地里长得是小麦吗?那分明是他以后的前途啊!
这些天陈县令做梦都是美的,这次叶家的肥料要是真的沤好了,等他报上去,他下次的升调就是稳稳的。以后要是回了陈家,他的腰板就挺直了。
叶家发酵肥料的事情在大柳村以及周围的村子都传开了,县城里也有很多人听闻。但消息都很好的被陈县令捂在了青云县里边儿。
陈县令害怕小麦还没有长好,功劳却被别人抢了去。挡人前途,无异于杀人父母,陈县令自然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除了肥料,陈县令对另一亩地里的作物也非常好奇。一块地里好几种作物,种的位置也奇奇怪怪,看起来毫无道理。
于是陈县令向叶父请教,但叶父那里知道原理,不管是套种还是肥料都是叶清清一手折腾出来的。
叶父早就有一种剽窃自己孙女智慧的感觉,法子都是清清想出来的,好处却都让他这个爷爷得去了。想起来他都觉得有点脸红。
叶清清看到叶父面对陈县令询问时的不知所措,赶紧出来解围,“因为我好奇啊!”
叶清清这一声插嘴有些突兀,不过陈县也没有在意,并打趣道,“我听说你天天往地里跑,难不成家中的地都是你在照应?”
陈县令自从第一次见她,就觉得这小孩不简单,明明小奶娃一个,说话做事却有章法有规矩,不过他也只是当做小孩早慧罢了,毕竟在京城聪慧过人的小孩也不少。
不过,再聪明的小孩也只是小孩,从韭黄,到农具、肥料,他从没有怀疑到叶清清头上,只是单纯的叶家人聪明,运气也好。
“没有,我就是帮爷爷的忙。”叶清清赶紧解释道,她现在不过七岁,小孩儿的人设还是要维持住。
“她一个小娃就是好奇。”叶父也在一旁打掩护。
陈县令只是随口一问,没有深究。不过他在想,这小孩儿也太好奇了些。
天晚了,陈县令顺便在叶家留了个饭。
沤好的肥料在地里滋养作物,新的肥料在坑里发酵,地里的作物按规律生长,一切事情都按照叶清清的预想进行着。
叶清清感觉心情舒畅一身轻,她每天的任务就是去一次实验地里记录一下数据和情况,绒花的话想做就做,不想做就停手。
偶尔玩一玩叶文,还没长大的小婴儿就是好玩,要是小孩儿哭了就赶紧找到王氏或者叶母,让她们去哄。
面对手欠还不负责人的女儿,王氏已经有想打人的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