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虽然理亏,但她看着孙子们的新衣服都沾了灰破了口,还是咽不下这口气,“弟妹,你看我孙子们这个样子,衣服都脏了,这都是新做的,而且你们家孩子把我家孩子打的这么惨,多多少少得赔点儿吧。”
周氏和小吴氏觉得有便宜可占,也附和着吴氏。
叶母也不想当冤大头,“大嫂,我们家孩子的衣服也是新做的,用的都是上好的细棉布。孩子间打闹而已,还是大嫂你家孩子想抢钱,怎么说也轮不到我们家赔。”
吴氏讽刺道:“还不是弟妹家这么抠,连孩子的压岁钱都不给,我家孩子能不眼红吗?”
至此,事情陷入了循环。
叶清清此刻只觉得自己很无语。
叶母也不想再跟这样的人说话了,直接拉着自家人就回家去了,留着大房在雪地里吹风,无能怒吼。
回到家孩子们换好了衣服烤了会儿火,又元气满满地出去找玩伴了。
第二天,王氏想回娘家拜年,但叶知义看着她大起来的肚子,外面风大路滑,他不敢让王氏冒着风险去娘家。
“今天你就别去了,我带着孩子们去拜个年就行。”
王氏想了想没有强求,怀孕上路确实不安全。
王氏把几个孩子打扮妥当,又检查了下准备好的年礼,在门口目送他们离开。
到了王家,林氏和王老爹早就等着叶知义一家了。
发现王氏没来,林氏有些失落,不过她也知道女儿有身子,这么远的路不来是最好的。
邹氏这三个妯娌不像以前一样拉着脸了,家里的好日子是小姑子带着,半年来王家靠着卖卤货攒下了五十两银子。
叶清清也发现了王家的变化,院子里多了一头牛,房顶上换了瓦片;屋子里的陈设也多了,叶知义给他们打的沙发也放在了屋里。
互相拜了年后,叶清清又收到了不少的红包。
叶清清和叶宜拿出准备好的礼物,照例还是绒花簪,不管大小每个女性都得了一支。
“哎呦,你这孩子还送什么礼物,哈哈哈,这簪子可真好看!”林氏嘴上说着,但有礼物谁能不开心呢。
林氏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其他人也美美地把簪子戴在了头上。
林氏前半辈子穷,也没有人送她什么首饰,只有小小的一支银簪还是陪嫁带来的,自己几乎所有的首饰都是她女儿王氏给她买的,现在又加上了两个外孙女。
看了看屋里傻呵呵的三个儿子和丈夫,谁也没给她买过什么东西,气就不打一处来。
叶宣也拿出来在城里买的陀螺送给表哥表弟们。
来的一家人中就叶知义没拿出礼物了(除了年礼),王家四个大男人眼里的期待若有若无地飘了出来。
叶知义在心里吐槽流泪。
这一个两个都准备了礼物,为啥不告诉他们老爹一声,留他一个人尴尬,太不地道了!
“咳,我这次带了好酒,那可是上好的女儿红!咱们一起尝尝。”
王老爹一口应下,礼物这关算是过了。
王氏不在,林氏只问了他们一些日常问题,邹氏觉着这是个好时机,用暧昧的语气问道,“你们家卖那个菜,叫什么黄翡翠,一定挣了不少钱吧。”
邹氏的话刚出口,林氏就骂道,“人家赚不赚钱关你什么事儿,你咋什么都想知道,不会说话就出去!”
林氏很久没有这样疾言厉色了,邹氏悻悻的闭上了嘴。
叶宣坐在凳子上像屁股长了草,动来动去。林氏干脆让他们出去玩儿,可叶清清和叶宜宁愿在屋里陪着说话也不想出去和王兰一起玩儿。
离了大人们的视线,王兰就对着叶清清和叶宜要这要那的,不得已,叶清清答应给她做个风铃,她才肯罢休。
一家人吃过饭就回家去了。
过年是卖韭黄的最佳时期,家中有些钱的就想买些黄翡翠来待客,显得极有面子。
叶家当然不可能放过,到了大年初三,叶父把暖房里的韭黄一割殆尽,叶知义和叶知礼乘着牛车到城里去了,每天回来的车都是空的。
虽然大冬天发韭菜根很麻烦,但大笔大笔的钱进账,这点辛苦对所有人来说简直就是挠痒痒。
出了年后,韭黄的销量就慢慢变少了,虽然心中觉得可惜,但叶家人接受还算良好。
烧烤店也继续营业,叶珍一家也回来了。
李氏在做生意的间隙还不忘看房子,张氏托李氏也帮她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