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的好,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顾清浅一直觉得,就算她不是一颗金子,但最起码也是块翡翠。即使她有不少缺点,但再有瑕疵的翡翠也比完美的石头强。
于是,抱着如此自信的念头,顾清浅踏上了求职之路。
然后顾清浅就发现,人有时候得向前迈一步,不迈出去你就不知道什么是绝望,你不知道你曾经拥有的是多么地美好。
大学毕业后,顾清浅就一直跟着李姐干。几年下来,顾清浅已经成了李姐的铁杆。与其说李姐是她的上司,不如说李姐更像是她的姐姐。有李姐撑腰,顾清浅在公司里就像一个跋扈的小螃蟹,一直是横着走的。
但天有不测风云。
李姐奔赴幸福生活的同时,顾清浅跌入了重新求职的魔窟。
脱离求职队伍太久,再次归队后,顾清浅竟对当下的求职乱象着实是非常地不适应。
只和你谈理想,不和你谈钱的老板,已经遍地都是了;穿得稍微花枝招展一点,身为HR经理的老板娘会毫无理由地把你pass;二十七八岁本应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体力加班的黄金年龄,却因为是未婚未育的女性而遭到一众HR的嫌弃;更扯的是,打着招聘的羊头卖着给老板找情人的狗肉。顾清浅就纳闷了,现在经济这么不景气了吗,那么点儿钱就能招聘到小三儿了?
唯一一成不变的是,总是让你回去等消息,做出一副他们要讨论很久的样子,以此来制造求职火爆的假象。
求职的不顺让顾清浅极度想念在李姐手下狐假虎威的日子,她一个电话打到大洋彼岸,对老李倾述衷肠,并拐弯抹角地表达了一下她对老李独自去幸福的不满。
哪成想,老李的生活并没有顾清浅想象得那么神仙。结婚前,李姐一直认为她可以改变这个美国小老公,把他打造成她想象中完美的样子。可结婚后她才发现,她连电视频道都改变不了。
于是,本来是一通顾清浅向老李倾述她找工作艰辛的电话。可不知不觉中,电话的内容就变成了老李对婚姻生活的控诉。
麦晴最近也在职业的岔路口徘徊,但相比于顾清浅的焦头烂额,她那就是幸福的烦恼、甜蜜的负担。
麦记越来越火爆,麦爸麦妈想把店面迁到三环边儿上,离他们自己家的房子近一些,而且还想延长营业时间。如果这些一一实现,即使多雇几个服务员,老两口怕是也忙乎不过来。所以,麦爸想让麦晴把银行的工作给辞了,一家三口专心干饭店。可麦妈却有不同的看法。麦妈觉得银行那是铁饭碗,饭店虽然赚得多,但谁知道会不会突然就人有旦夕祸福了。如果到时候饭店开不下去,麦晴可就是彻底失业了。
老两口各执己见,也尝试着去说服对方,但一个月过去了,依旧是谁也不肯让步。于是,决定权就交到了麦晴的手中。
“再不,你和我爸妈一起干饭店得了,我送你干股。”周末小聚的时候,麦晴向顾清浅发起了共同创业的邀请。
“不,我对干餐饮没兴趣。”顾清浅果断拒绝了麦晴递来的橄榄枝。
“你可别不识好歹,麦记的干股很值钱的。在经济水平上,麦晴现在可是远远地把咱们俩给甩在后面了。”
“那再不你把超跑俱乐部那工作辞了,和麦爸麦妈一起干?”
乐恬嘿嘿一笑,“不了,要是麦晴家开的是夜店,我就考虑考虑。我这人好吃懒做,吃不了开饭店的辛苦,要不然也不能在超跑俱乐部那种养老的地方干行政了。”
“可我记着你之前说,你面试的时候还问你能不能加班来着?”顾清浅疑惑地问道。
“没直接问。当时复试的时候,二股东问我是不是单身,我当时还以为他看上我了,想追我。后来进了公司才知道,每个进入复试的人,公司都会问同样的问题,是不是单身。老板就是想着单身的人临时加个班什么的比较方便。但事实证明,他们想多了,我干了三年,一共就加过两次班。”
顾清浅:“你们公司多人性化。还招人吗?我怎么都有点儿蠢蠢欲动了。”
“算了吧!我还不知道你?你就是那种喜欢折腾的人。我们公司不合适你。哎,人家不都是一失业就愿意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吗?你先出去溜达溜达,回来再找工作呗,又不是没米下锅,那么着急干嘛?”
“就是!像我这种社畜,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约等于回来有加不完的班。你现在正好暂时脱离打工人队伍,找个旅游网站,看看攻略,出去逛逛,多好。”麦晴附和道。
顾清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