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信息技术与应用课,俗称电脑课。
这就是大家最最喜欢的一堂课。
喜欢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体育课。
信息技术与应用是课程最少的一门普通课程,每周只有2节课。
其中周二的课程是理论课。
就和上语文课一样,老师拿着课本讲解,同学们学习。
内容么来来去去那几样,电脑是怎么发明的。
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计算机的工作姿态,就两个1和0,对应开和关。
然后衍生出字节的概念,从B,到KB,再到MB等。
听着是云里雾里的,总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实操课,就是周四到新媒体机房(电脑房)操作电脑。
05年的时候,电脑在农村是比较稀罕的物品。
一台电脑就要好几千。
入口处有一个牌匾,感谢某个好人。
是一位姓张的老板捐赠的一部分教育器材,用于援助落后地区的教育事业。
江南省GDP全国排名都是前五的存在,结果些地方居然评为落后地区。
可见GDP其实和地方经济没有直接的关系。
就像人均国民收入,我们都属于被其他人人均的那种。
为了保障电脑房的整洁,整个教室内可以说是无尘车间的标准。
进门前,需要带一次性的鞋套。
手不干净的同学,会被强制要求洗手。
电脑房的外面还有小隔间,配备了洗手液和香皂,旁边还有两个洗手池。
陈老师在门口对着排队的同学说:“有序排队进去,3个人1小组。所有的东西,要轻拿轻放。等一下老师说开机,才能开机。知道吗?”
大家齐声回答:“知道!”
班长羊晓娇负责分发一次性的鞋套。
副班长杨萍负责检查同学的卫生情况。
“你的手太脏了,去洗洗。”
某个男同学撇撇嘴:“拿着鸡毛当令箭,略...”
杨萍顿时生气了,当场打小报告。
“老师,有人不肯洗手。”
陈老师两眼一扫:“哪位同学不想洗手的?要不给你自习一节课?”
调皮的男生立马跑去洗手。
吴飞眼尖,这才留意到陈老师手里拿着是遥控器。
我去!里头居然有空调。
感情,上辈子的初中白读了,完全没有注意到电脑房有空调。
阳历9月份,大热天的,吹空调嘎嘎爽。
小孩子精力旺盛,不会感到热。
他是成年人的思维,不一样的。
感觉读书的日子,就是水生火热。
一个大教室,五十多人。
平时就4个吊扇在扇风,估摸着是14寸的。
大热天,越扇风越热,热死人了。
这要是能配置空调,多舒服啊。
很可惜,老师办公室都没有这个待遇。
甚至陈老师的家里(学校的住宿房间)也没有空调。
由此可见,电脑房的空调是相当的珍贵。
这个空调也不是给学生降温去暑的,而是专门给电脑降温的。
同样道理,很多工厂里的无尘车间,内部的专属空调。
它们不是给人享用的,而是给机器保持一个恒温。
电脑房的电脑并没有很多,一共是十来台电脑。
吴飞的班级人多,有些小组是4人共用一台电脑。
显示器是方正的品牌,少量是清华同方的,全是大屁股的显示器。
主机无法判断,不过看着外壳千奇百怪的,估摸着都是组装机。
键盘很普通,和淘宝上七块八块的键盘差不多的质量。
但是维护的很好,你几乎看不到它表面的灰尘。
只有上面的字母痕迹被磨损了,才知道这键盘是旧键盘。
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看见电脑,很是稀奇。
“这就是电脑啊?和我家的电视机差不多。”
“嘿嘿,看我的,我会用。”
调皮孩子已经提前打开了电脑。
小伙伴们感觉他屌爆了,就像是看见了外星人一样。
“杨哥,厉害啊。”
“哼哼,我家里就有一台。”
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