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件事似乎成了习惯.
接下来的日子里,邻居们隔三差五的,总能看见吴大富追着孩子满街跑。
打一次,那叫家暴。
天天打,那就是合理了。
除了第一天下死手外,后面几天,几乎就是双方心中憋了一口气,谁也容不下谁。
最后,还是母亲作出了解决方案,把吴飞送到镇上,和自己的爸妈一起住。
“外公、外婆。”
“哎呦诶!这是怎么了,这事?”
外婆看着吴飞手脚上有印痕,满脸的心疼。
母亲告状:“大富打的。他们父子俩个也不知道发什么疯,一个劲的犟。小飞的暑假在你们这吧。”
外婆倒觉得无所谓,小孩子越多,她越开心。
老两口守着老房子,都几十年了,也就孩子读书的时候会来住一住。
“赶紧的,把你那床上的垃圾收拾一下。”
外公嘟囔着某些话语,谁也听不清楚。
“哪有什么垃圾,不过是一些杂物罢了。”
两个老夫老妻,也不是相亲相爱的那种,而是每天都拌嘴,还分开住。
外公住楼上,外婆住楼下。
外婆一直嫌弃外公,直到对方过世,还是一直嫌弃。
但是,多年以后,吴飞知道了一点点的小细节。
那时候,正好他失业了,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家,而是拿着礼物去看望外婆。
外婆曾经说过,现在连一个骂人的对象都没有了。
周围的三个邻居,过世的过世,搬家的搬家。
方圆三十米内,就她一个人孤零零的。
那种孤独感,虽然吴飞无法完全感同身受,但有一点点能体会到。
他失业的时候,也感觉在大城市里举目无亲。
再往后就是回家和母亲吵了一架,更像是被全世界抛弃了一样。
孤独,不一定是周围有没有人,而是在于周围没有愿意和你搭话的人,哪怕是骂你的那种。
校园的冷暴力,通常在女学生身上发现居多,就是故意隔离你。
这种不痛不痒的行为,也是导致某些学生走向极端的根本原因。
老师,谁在乎这个?
他(她)在乎的,就是好学生的成绩,那个是老师的绩效,和工资挂钩的。
“小飞,你睡这边吧。正好,小京也在这边,你们俩应该有个话题。”
“额,我还是分开睡吧,我怕和他吵起来。小姨和小姨夫他们又外出了?”
“嗯。”
小京,那是吴飞的表弟,小姨家的孩子。
这孩子挑食的很。
父母去过黑龙江打工,从小生活在城市里。
虽然是社会的底层,但城里人的生活水平,是完全碾压农村人的。
农村人你说饭菜里天天有油水,那是不可能的。
而城里的打工仔,隔三差五的能吃到肉,哪怕是相当便宜的肉,那也是肉。
农村人可吃不起,也就来亲戚的时候,逢年过节的时候吃一下。
所以这个小表弟,在回来上学以后,天生就看不起自家的表哥。
这是骨子里的优越感,改不掉的那种。
还有一个出名的事情。
外婆做梅干菜肉饼,其他外孙是抢着吃,就这个小表弟是外婆给他一块钱,他才吃一个饼。
当时,吴飞两个星期的零花钱,平均下来才5毛钱。
换个计算方法,也就是吴大富一个月来看他一次,带两个5毛钱的肉包子。
可想而知,自己多么想要取代这个小表弟在外公外婆内心的地位。
吴飞环顾四周一看,疑惑道:“对了,表弟人呢?”
外公想了想:“回家打游戏去了。”
表弟家在隔壁村,位于外婆家的上游。
家里有个爷爷,是一个老木工,奶奶已经过世了。
他爷爷和吴飞母亲的厨艺有的一拼,可能还没有母亲那一定水准。
所以,表弟的暑假日常生活是这样的。
晚上在外公家睡觉,吃早饭,吃完以后就回家打游戏机,到了饭点再回来吃饭。
下午同样的操作,回家打游戏,回来吃晚饭。
也就是夜晚黑的吓人,不会出门太远。
晚上一般听外婆说着陈年反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