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强烈的寂寥、孤独感,最让柳芽儿难受的是柳艳的死讯传来。
难产大出血,母子双亡。
她有些怔愣,村里孩子多,她并不能立马想起来是谁。
恍惚间还在一起挖竹笋一起绣花念书……
出嫁那日,柳芽儿还去看了她绞面。
一双水灵灵的眸子,含羞带怯。
一身红嫁衣衬得她的身段更高挑、纤细。
喜娘用一根细麻线,在她脸上绞动除去细绒毛。
一瞬间,她的脸颊通红一片,不知是羞的还是疼的……
夫家是一个相熟的货郎,俩人情投意合,本是良配……
…………
一连几日柳芽儿都有些恹恹的,不敢去听关于她的消息。
后来还是听说了。
货郎悲痛欲绝
搭了草庐守在母子俩墓前
家中父母苦劝不归……
颓了几日,柳芽儿打起精神,找了几位夫子商议。
“我想开个医科,请个老大夫来授课。”
“科举用不上……”柳清无奈。
“附近没个好大夫,村里人有个头疼脑热还得去县里,急症哪里来得及?”
“大夫带徒弟没个十几年出不了师……”
…………
几番争论之下,王氏支持,武筝筝支持,苏沐支持,柳丹和柳花又是柳芽儿的小尾巴,柳清无奈妥协。
柳芽儿立马进城,找童锦兰帮忙寻摸老大夫和稳婆。
“这时候请稳婆,你娘要生了?”
童锦兰一惊,没听儿子说郭氏怀孕啊?
“不是,没人要生,我是想请教稳婆一些问题……”
柳芽儿不好细说,童锦兰却以为是郭氏急着要三胎,要找稳婆和大夫调理身体。
“那你请别人都不如找我的奶嬷嬷,好的稳婆都有大户人家养着,轻易请不动。”
“那就更好了,只是我还想请她去我们村住一阵子,不知道方便不方便?”柳芽儿大喜过望。
“应是没问题,如今我两个孩子都大了,她呆在府里也是无趣,倒不如跟着你去乡下住住,也好散散心。”
童锦兰才说完,早有丫头下去喊人了。
“徐嬷嬷就是上了年纪,有些唠叨,性子再和气不过了,你定然会喜欢。”
“奴婢拜见夫人,见过柳姑娘!”
徐嬷嬷给两人见了礼,便静等着回话。
有些花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乱,身上的衣服颜色不显,却都是好料子。
“嬷嬷近来可好?”童锦兰亲热的问。
“托夫人的福,奴婢好着呐~夫人喊奴婢来可是有什么事吩咐?”
妇人笑吟吟的回,愈发显得慈眉善目。
“这丫头想请你去村子里走一趟,约摸要住一段日子,你看如何?”
柳芽儿冲她点点头。
“只要姑娘不嫌弃老身蠢笨,老身自然愿意!”
“嬷嬷谦虚了,您唤我芽儿便好!”
吃过午饭,徐嬷嬷便收拾东西跟着柳芽儿回了柳家村。
大夫要等找好了再说。
柳芽儿已经很满意了,一路上跟徐嬷嬷沟通。
“徐嬷嬷,不瞒您说,此次请你来是想让您帮我教些女孩儿出来……”
柳芽儿细细的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我想让女子生孩子不那么艰难,至少能多保住几条命……”
“唉~女人生产自来都是过鬼门关,别说寻常百姓,就是高门大户也有不少折在这一关的……”
“你说的也不是没人想过,可实际做起来太难、太难了……”
徐嬷嬷做这一行,经验是够的,可再有经验的老手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再难也要做,总要试试才知道成不成吧~”
柳芽儿不敢把现代那套剖腹产的理论说出来,怕把人吓跑了。
没有技术支撑的时代,她也不敢冒险。
就这样学堂里又多了一门妇产课,并不是强制学。
柳芽儿先开了个演讲,详细讲述了女子生产之艰,重点讲了难产死亡案例。
其实不用她说,很多孩子都见识过或是听说过。
老房子隔音效果并不好,各家都有弟弟妹妹出生,生产时的痛苦多少都有点体会。
“妇产课我不要求每个人学,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