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好的竹笋挑回家,剥去外壳,清洗干净。
嫩笋芯破开,过水煮一下,吃起来才不会发麻。
开春各类野菜上场,柳芽儿给酒楼又又又出了新菜谱。
腌笃鲜是其中最受欢迎的一道了。
咸肉、鲜肉、春笋、葱结、姜片铁锅小火慢炖,半个时辰后,汤色乳白,笋香肉酥。
加入百叶结煮十分钟,撒上葱花,鲜香扑鼻。
县城,十字街口,贵宾楼门前。
一对老夫妻搀扶着,下了马车。
荆钗布裙,粗布衣裳,与路上行人装扮无二。
“客官,欢迎光临贵宾楼!”
“里面请,注意脚下,小心地滑!”
每一个进门的客人都能感受到贵宾楼的热情。
楼内布置摆件,合着四季更替,又迎合新菜的主题。
此时翠竹新绿,春意盎然。
“咱们要不要先去打个招呼?”妇人轻声和丈夫商量。
“不必了,我们就当是寻常酒楼吃饭,正好也尝尝味道如何?”老者抚了抚长须。
在前面带路的柳其眼神微闪,觉得两夫妻有些面善,听口音有些苏杭那边的味道。
“两位客官是想坐在大堂里,还是去楼上雅间?”他问。
“就在大堂里?正好也看看热闹。”老者问妇人。
妇人轻轻颔首。
柳其便带着夫妻俩找了个僻静处落座,掏出一本小画册。
“客官,这是本店的菜单,请看看想吃些什么?”
老者接过菜单,翻来后有些惊奇,与普通菜单不同,这里每道菜都配了幅小画。
“这菜单倒是颇有巧思,请书画大家画这一幅图得不少钱吧?”老人把菜谱拿给妇人一起翻看。
“这模样瞧着就好吃,画的也别致……”
“是我们掌柜请县学的夫子画的,没花多少钱!”
柳其心里默默说了句,也就花了几盘菜而已。
“读书人多清高,轻易哪里肯做这些……”
老者有些不信,摇了摇头。
“老爷,我们快些点菜,莫要耽搁小二哥招呼客人了。”妇人冲丈夫柔声劝道。
“好!把这几样招牌菜都上一份吧!”
老者指了几幅菜品图,让柳其下去了。
“不过是个吃饭的地方,装的花里胡哨,一顿饭才挣几个钱?”
人一走,老者就敛了刚才的随意,露了些锋芒。
“你睁眼瞧瞧,哪处不雅致?怎么到了你嘴里就花里胡哨了?”
妇人嗔怪的瞪丈夫一眼。
老者待要再说,小二端着菜上来了。
“这是什么菜?怪香呀!”妇人问。
“夫人,这是您刚点的腌笃鲜,请慢用!”小二微笑着介绍。
“不光闻着香,这颜色看着也不错。”
妇人给丈夫夹了一块,自己也夹起一块。
她低头轻轻吹着,咬了一小口。
眼神一亮,又咬了一大口。
老者早就吃完了一块,又夹了几块。
连日来的舟车劳顿食欲不振,此时完全看不出来,吃的比平日多多了。
俩人打了个饱嗝,才不舍的放下筷子,坐着消食。
中间的戏台此时咿咿呀呀唱了起来,别提多美了。
老者摇晃着轻轻打着拍子,妇人也听得如痴如醉。
“东家,我思来想去,总觉着那夫妻二人与你有些神似,您要不要去瞧瞧?”柳其找到童锦城。
“当真?说话是哪里口音?”
童锦城惊得站了起来。
“苏杭吧,偶尔听他们讲几句,听得不太真切!”柳其挠了挠后脑勺。
“走,你指给我瞧瞧!”
童锦城急步出了房间,凭栏往楼下大堂看去。
“东家,西南角第三桌!”柳其指了指。
童锦城定睛一看,虽然夫妻俩荆钗布裙乔装打扮,可那身形样貌早就刻在心里,一眼便认出来了。
他三步并作两步疾跑下楼,扑通一声跪在老夫妻俩面前。
老头眼睛盯着戏台,从怀里掏出一块碎银丢给他。
“去吧!去吧!别扰了我清净!”
……
妇人抬眼看一眼又挪开了……
“爹!娘!我是锦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