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炎天热,扇子借不得。
不是我不借,你热我也热。
夏至那天傍晚,烈日炙烤了一天的大地,热气蒸腾而上。
晚饭后柳芽儿热得和狗一样,直吐舌头。
没有风扇没有空调,穿的还是长袖长裙,她真想一头钻进水井里。
一把济公扇被她摇的刺啦响,小脸黑红黑红的。
手都要摇断了,也没啥用,头一仰,瘫在竹凉床上。
好想吃冰激凌、雪糕、冰西瓜、冰凉粉、冰奶茶啊~
碎碎念的柳芽儿惹得田氏一阵好笑,捡起破蒲扇给孙女扇扇给自己扇扇。
“这天儿确实是太热了,不怪你受不住,便是我都有些受不住的。”
“要不咱也去河边乘凉去吧?”柳花儿也是热的脸通红。
“此时去怕是都没位置了吧!”郭氏有些迟疑。
“不管了,大不了白跑一趟,总好过在家呆着!”
柳老头烦躁的丢下破蒲扇,又巴巴捡起来。
一家人拿着蒲扇往村口走去,柳家村上游有座简陋的独木桥,供邻村的人进出。
夏天太热,两个村的人都喜欢去那里乘凉,一席难求。
她们到的时候,早就坐满了人。
“这里!这里!”
柳芽儿还来不及失望,就有人冲她们招手。
村长媳妇郑氏一声喊,众人挪了挪屁股,空出一小块位置,将将坐下。
邻村人都露出些不快的神色,有些人嘴里啧啧有声。
大约河边水气重,才坐下,柳芽儿便觉缓过一口气来。
闲不住的男孩子们就跑去浅滩里趟水玩儿,卷起裤腿捉鱼摸虾。
夏日昼长,天色还亮着。
女孩儿们渐渐也有些坐不住,提了裙角下水。
孩子是最不谙世事的,不过几个来回,两村的孩子就玩儿在了一起。
孩子们嬉笑声慢慢盖过了嘈杂的蝉鸣和蛙叫,看着稚子顽童,大人们也都露出了笑脸。
“今年这天儿,比往年热多了!”有人开口感慨。
“可不是嘛,也就这里还有些凉意。”
邻村的有人接了话头。
…………
原本赶水的时候闹出的那些不愉快,随着一句句闲聊打破了僵局,气氛慢慢融洽。
不知不觉天色暗下来,凉风习习吹来,众人舒服得齐齐一声喟叹。
“这阵风吹的好,一下子都凉快了好多!”
天色暗下来,意味着虫子也多起来。
蚊虫飞舞,蒲扇有一下没一下的驱着蚊子,有些孩子偎在爹娘身边昏昏欲睡。
来得早的都抱着孩子回去睡了,人渐渐少起来。
柳芽儿一家来的最晚,几个人还精神着,自然不急着回去。
在河里摸鱼的孩子发现有些不对劲,刚下河的时候,水才堪堪没过脚背。
这会儿怎么到小腿肚了?
身量高的楞了一下,也就不以为异。
那些本就不高,人家没过脚背的水都到他腿肚子了。
这到高个腿肚子的水,不就快齐腰了么?
纷纷上岸找爹娘,闲聊的大人一时没留意,听了孩子的话纷纷下水查看。
“不好喽!上游涨水了,都快起来!”吆喝着喊人上岸。
好在水流并不湍急,老人孩子妇人先上岸。
两村青壮自发留下四处寻找落单的,大声喊醒睡沉了的,确保没有遗漏。
天色完全黑了下来,乌压压的让人有些害怕。
反应快的扛着娃就跑上了岸,反应慢的眼见着水涨起来,只能趟着水游过去,岸上的人接力拉上岸。
两村的人隔河相望,眼看着河水涨到快要齐岸深。
都有些后怕,再慢一些,怕是都要被冲走了吧!
乘个凉也惊心动魄,这也是没谁了。
一行人沉默着往回走。
没有月色的夜里,草木丛中升起点点萤火,指引着回家的路。
“亮光虫儿来,亮光虫儿儿落,亮光虫儿来了,我给你做花鞋。”
“亮光虫儿来,亮光虫儿落,亮光虫儿来了,我给你买花戴!”
孩童用稚嫩的嗓音唱着古老的童谣,萤火虫慢慢飞近,孩子伸手捉住,开心的笑起来。
老人们长叹一声,不知愁滋味的孩子最是快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