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里还有两窝,一起得有36只,你要养那么多吗?”李奶奶吃了一惊,她就没见过这么买东西的。
“我们全都要了,听孩子的。”郭氏给她吃了定心丸。
“诶!好我给你算算,一只6文,一对就是12文……一共是72文,你们给70文就行啦!”李奶奶掰着手指算了三遍才确定下来,她从来没一次卖这么多,有些手忙脚乱。
“这里是200文,多的算定钱,家里的等你送来了我们再给余下的钱,你看成吗?”郭氏问她。
“哎哟~不用不用,你给70文就好,余下的我回去挑过来你再给也行。我住在李家村,离这不远,半个时辰就可以回来了。”李奶奶收了钱把鸭苗竹篓递给郭氏。
“我们回去也顺路,正好我们一起去你家拿吧,也省的你再跑一趟。”郭氏柔声道。
“诶!好!那就劳烦你们跑一趟了。”李奶奶收拾好东西,领着三人回家去。
李家村离镇上也不远,一路走走停停很快就到了。
茅屋前,几只鸭子和鸡悠闲的觅食,小小的院子收拾的干干净净,一个老者拿着笤帚跟在鸡鸭后面扫着。
“老头子!有客来了,快别扫了,倒茶去!”李奶奶朝老者喊。
“好,快请进!”老人收好笤帚,进屋倒茶。
“你们先在厅里坐着歇会儿,我去拿鸭苗。”李奶奶满面笑容的招呼。
“好!你歇会儿再忙吧,我们不着急。”郭氏摆摆手。
“没事,我先拿给你们看看。”
“几位贵客,请喝茶!”老人端来四碗茶。
“多谢老伯!”柳树回。
“你们是要买鸡蛋?”
“不是,我们还想买些鸭苗。”
说话间李奶奶拎着两个竹筐的小鸭子过来了,底下铺了稻草,干干净净。
“你们收拾的真干净!”郭氏赞道。
“都是老头子收拾的,别的不说,他这爱干净的毛病倒是挺好,都不用我操心。”李奶奶笑得一脸幸福。
“那养鸡养鸭可不就得干净才好嘛,要不自己闻着臭,家禽也爱生病。”老者谦虚道。
“那这些我都要了,多少钱?”
“老头子,你给算算多少钱?太多了我算不出来。”李奶奶对丈夫说。
“十只是60文,三十只180文,六只是36文,加起来是~~216文,算你210文。”
“谢谢,这里是210文,你收好。明天我再把竹篓给你送来。”郭氏付了钱,柳树挑着小鸭子,一家三口往回走。
一路上,小鸭子嘎嘎嘎叫个不停。
柳芽儿算了一下,每人只能分到4只,觉得鸭子有些少,看来还得预约一些才行。
“娘,明日你们还东西的时候,跟她再约几窝小鸭呗,有鸭蛋的话也买些。”
“还要买?这么多都不够你们养?”郭氏赶紧问。
“对啊,我们人多,一人才能分4只,哪里够?”
“可这东西吃的实在太多,不好养的。”郭氏担忧的说。
“娘!我办事你还不放心啊?再说约鸭苗,它还要等孵化,没那么快的,等新鸭苗出来,这些都可以放进池塘了,吃不了多少东西。”
“孩子想养,就由着她吧,实在养不活就拿去卖了,亏不了。”柳树嗡声邦腔。
“好!就依你吧!”郭氏无奈。
柳芽儿喜笑颜开,鸡、鸭、鱼、肉搞定!
有了这些农副产品,致富之路一片光明……
解决一件大事,柳芽儿开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身体还小,腕力不足,练了这么久,她的字也只勉强能看。
学习之余偶尔带着孩子们出去写生,绣花的孩子可以自己观摩各种野花野草,有了炭笔,画起来也方便,唯独纸太贵,不能经常练习。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最强的色彩搭配师,把身边的景物融入到绣品中,绣出来的反而更有灵气。当初在县城绣庄拿来的好布料和绣线也能开始动工绣了。
她也时不时画个图纸,让姑娘们学习一些新的技法。
之前给赵芸的童话书估计看完了,现在给她用心做个特别的礼物吧,还有柳巍小朋友……
柳芽儿拿布裁成小人书般大,用各色的碎布头DIY一本手工布书。融入童话故事,每一页都有不同的玩法,随着故事情节推动而变换场景。
虽然制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