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李益晁啊,具体的背景我也不太清楚。反正魏征魏大人来传的不是他自己的意思,他是传圣上的圣谕。这其中的具体原因就是我等能知道了。”吏部刘尚书对着左侍郎说道。
“大人,我突然想到一件事。本次的科举秀才科的第一日的考试的时候,圣上是去了考场的。然后就有了后面魏征大人让您关注李益晁,包括这次圣上钦点让李益晁担任安西县的县令。所以,我怀疑是李益晁第一天科举写的文章让圣上看到了,起了爱才之心,才有了后面的事情。”左侍郎边想边说道。
“嗯,说的有道理。那这样,你去把第一日李益晁的答卷拿来,看一看便知。”吏部尚书吩咐左侍郎说道。
吏部左侍郎听到吏部尚书的吩咐,便去了吏部库房。
不多时,左侍郎手拿着卷宗进了大堂。
“社,土神。稷,谷神。建国则立坛壝以祀之。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
看到李益晁的答卷,吏部尚书跟左侍郎互相对视,一下明白了圣上为什么会格外看重这个李益晁。
“嗯,圣上这次指派李益晁去安西县当县令估计就是检验这个李益晁答卷答出来的是否能在执政过程中完美体现。”
“那尚书大人,我们用不用在后续李益晁执政时格外关注一下呢?”
“不,不要这样。圣上估计就是想看李益晁自己的个人能力,我们还是不要随便插手,要不被圣上知道了反而不好。”
“那就按照正常流程来对待就可以了。”
“对了,明日国公府有诗会,你跟我去一趟吧,看看京城内有没有什么冉冉升起的文界新星。”
“是,大人,我还有这次科举考试的一些扫尾的事情,我先去忙了。”
“好,你去吧。”
京兆尹府后衙内。
“府尹大人,您找下官来是有什么事吩咐吗?”京兆府丞带着疑惑问道。
“在后衙住的李益晁你应该知道吧。”京兆府尹问道府丞。
“是的,大人。这次的突厥奸细一事就是李益晁发现的,这我知道。”京兆府丞回道。
“李益晁这个士子据我在吏部的可靠消息,应该是今年科举秀才科的头名。而且魏征大人派人来说李益晁在京城时让我们京兆府派人密切保护一下。”
“啊,这,难道这李益晁是魏征大人的什么亲属?”府丞惊讶的问道。
“这不好说,等过两日看后续怎么安排他就知道了。对了,明天的国公府的诗会你带着李益晁去一下吧,这也是魏大人嘱咐过的。”
“好的,府尹大人,我去跟李益晁说。”
“切记,不要透露魏征大人看重的事。”
“好。”
此时的李益晁刚跟几人分开,朝着京兆府的方向走去。
“我这次选试总体还是顺利的,得到身甲、言乙,至于最后的答卷内容靠图书馆最起码得个乙,运气好点能得个甲。这样当个官是没什么问题了应该。只是不知道自己最后能去哪当官。穿过来的这个唐朝跟史书中的唐朝不太一样,李世民即位的时间对不上,还有各种官职也对不上。还是要多观察观察,看看都有哪些区别。下一次从图书馆借的就是唐史了,要好好比较一下两个唐朝的差别,这样自己才能更好的为官。”
李益晁在路上想着的时候,京兆府丞来到了李益晁的屋里想要找他说一下明日国公府诗会的事情。
府丞到了李益晁的屋子门口,敲了敲门发现人不在。问了门口的仆役才知道李益晁出去了。府丞想到刚才交谈的话,便在门口等着。
不多一会,李益晁刚回到京兆府后衙,老远就看到了京兆府丞在自己们踱步。
李益晁赶忙加快脚步,老远就喊道:“府丞大人,您亲自来找小生可是有什么要紧之事需要小生去做?”
府丞听到声音,抬头一看,正是那李益晁:“李士子,不是要紧之事。”
“府丞大人,先进屋吧,看您应该等了我好久了。”
李益晁带着京兆府丞进了自己屋,砌了一壶茶,给府丞倒上,这才问道:“不知府丞大人,有什么事要交代在下?”
府丞笑着说道:“李士子,这是有一桩好事,我来跟你说说。”
李益晁一听就来了兴致:“什么好事让府丞大人日理万机也要跟小生说的。”
“明日啊,国公府要举办诗会。听说这次的彩头是京城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