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了白氏的帮忙,温晴哄她出了灶房。
“娘歇一歇吧。”
温家人口虽不算多,但爱干净,换下的衣裳不少。
白氏在河边蹲着洗了一个多时辰,滋味不好受。
从进家门,温晴看她揉了几回后腰。
晚饭简单,不过煮个面条而已,她自己足矣,用不上人帮忙,如此打发了温昭陪着白氏出去,惹得白氏不满地低喃,又忍不住交代。
“你当心些,别烫着。”
“好,娘快坐着去吧!”
温晴边答话边擀面切条,从油罐子里舀了勺荤油下锅,烧热后放葱花和白菜翻炒,再加入水,水烧到滚开下面。
加点盐和香油,一种面食独有的淳朴的香味就出来了。
温全带着温景进家的时间正好,面条出锅。
温晴招呼道:“爹和景哥儿回来了?洗个手吃饭了。”
温景已经从温全那里知道了她回来的消息,但见到人仍是十分的高兴。
“姐!”
温景将他跟记忆里的对上号,十二三岁的少年开始拔节,肩背单薄的很。
温晴打趣,“这两天你没回来,我们在家吃肉,你一回来就是白菜了。”
温景笑笑,“姐难得回来,该多吃些。”
温全探头,“你们俩去吧,我刷锅热热菜,面盆烫又重,等会我抬过去。”
“那行,辛苦爹了。”
“你这丫头,跟爹客气上了。”
白天阳光晴好,傍晚起了风就有些凉了。
在这种天里热乎乎地吃一碗汤面,实在合适,一口下肚浑身都暖洋洋的。
温昭吃的脸上泛红,吹她姐的彩虹屁。
“姐姐煮的面好香,连白菜都变好吃了呢。”
冬日里没什么新鲜蔬菜,入冬储存的白菜萝卜就成了饭桌上每顿都会出现的东西。
温昭原本对白菜无感,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不喜欢。
但自打年年要连吃两个月后,就极为不喜欢了,然而温家的家庭条件并不由得她喜不喜欢,只能吃。
于是小姑娘最讨厌的就是冬天。
本来春天万物复苏,野菜什么的也该长起来,能改善伙食了,哪想今年冷得很。
白氏觉得小闺女狗腿的样子没眼看。
“好吃的是白菜么?那是肉配面条好吃。”
“略略略。”温昭冲她娘吐舌头,吃完小碗里的最后一口,自以为很霸气地说:“还要一碗!”
温景伸手接过她的碗帮忙添饭,但没依着她给盛一满碗,只是小半碗。
温昭噘嘴,不满,“哥哥,我吃得完。”
白氏道:“吃得完也不许吃,平日里跟吃猫食似的,今儿大了胃口,当心积食睡不着。”
一家子都不同意,小姑娘只好抱着小碗吃得珍惜。
温全哈哈笑,“这样细嚼慢咽就对了,乖,天暖了爹带你去挖竹笋。”
*
“你净会惯着她,还挖竹笋,铺子不开了?”
吃过饭,一家子收拾了桌子,洗涮干净碗筷后,温全和白氏回了房。
白氏手里捏着针线,绣棚上是绣了大半的花样——
傍晚温晴不叫她帮忙做饭,她就回屋开始绣花,这块帕子今晚上就能绣完。
白氏的刺绣是跟她娘学的。
白老太年轻的时候在绣房帮过工,有幸得了个老绣娘的指点,学会一点皮毛。
这东西多是母女相继,想要正经学习,好成为一种谋生手段就不一样了。
没有门路很难拜到师傅,如白老太那般已经是很幸运的了。
白氏在厨艺上缺失的天赋许是补在了刺绣上,她绣出来的就是比白老太的好看。
一张帕子,别人卖三文,她却能卖上四文。
买不起多少花样子,也没那个精力挨个学,白氏惯常绣的就是好卖的那几样,早就烂熟于心。
她一边绣帕子一边分心跟温全说话,先是说他惯孩子,又提起痛失掌勺权的事。
“你说说,真是主意大了,又是嫌我做饭不好吃又是嫌我碍手碍脚的。”
白氏是个传统的极为疼孩子的妇人,她的人生就是围着这个小小的家转。
且有温全分担,她自己忙的过来又心疼孩子,便不叫他们沾手劳累。
多年下来,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