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下半年,因为二姐的患病,让我的回忆充满了苦涩。但是,此年的上半年,我却度过了一段最为美好的时光,起码到目前为止,那段时光让我的回忆最为甜蜜,现在回想起来,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似乎每天都是风和日丽,风轻云淡,岁月静好。即便是我人生中读过的最迷人的小说,看过的最好的电影,听过的最美的歌曲,也全是在那时幸遇的。
今天,我在写着回忆录,以一个老男人的身份在电脑里光明正大的写。四十多年前的文革时期,有个神秘少女也在写着回忆录,只不过她是躲在一个屋角偷偷的写着,是手抄本。这个少女化名许曼娜,她的回忆录名为《曼娜回忆录》,又名《少女之心》。这本书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到八十年代初,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全国秘密传播,是当时民间最为流行的小说,是一本没有出版的名著,迷倒了一代青年。它一直被误读为黄色小说,实际上,它是以色情小说的假象,表达出自己对时代的真实的不满和最大的叛逆。
我第一次看到这部手抄本小说,是在初一下学期,那天放学回家,在河滩上,同村的方得扬同学突然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本子来,封面上用秀美的字体写着“少女之心”四个字。方同学悠悠的问我:“这本小说你看过吗?”
我笑笑,说:“没看过。”
他一拍本子,无比兴奋、无比激动的说:“太好看了!”
方同学翻开书,指着书中写得最为精彩的一段读了起来,读完后,哈哈大笑。
方同学绘声绘色朗读的一段,是描写曼娜的性爱过程的。
此前,我从没看过小说,更没看过写男女之事的小说,《少女之心》的那一段话,激发了我巨大的好奇心,原来世上有这么好看的小说!我当即提出借读,方答应给我看三天,还反复叮嘱一定要偷偷的看,不能让家长发现,不能让老师发现。此后的三天,我回到家,作业也不写了,课本也不看了,一头扎进《少女之心》里,完全进入了《少女之心》的世界里,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啊!那么的纯真,那么的美丽,那么的迷人。这部小说真的美,语言美,人物美,故事美,抄写也很美,字体娟秀、清爽。看着小说,我就做着美梦:如果我将来能娶到曼娜那样的老婆,此生还求什么呢?
《少女之心》不长,几万字,里面的确有不少性爱描写,但你读起来并不觉得肮脏,反倒觉得那些描写充满着诗意的美。而且这部小说,看似肤浅,实则深刻。在文革那样的特殊年代,以宣泄情欲的方式来表达对荒唐时代的反抗和蔑视,作者也可谓别具匠心了。
长大后,我学的是文学专业,研究的是文艺作品,也看了不少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那些名著的确写得很深刻,很广博,很大气,印刷包装也的确非常精美,本本都像工艺品,但没有一部能让我产生浪漫美妙的阅读回忆,唯有《少女之心》——人家还是手抄本,很原始的。
我看《少女之心》时还是个少男,但我看完《少女之心》,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少男之心根本比不过少女之心,在少女之心面前,少男之心一文不值,起码,我那颗少男之心是不值一提的。
但有一部描写少男的武侠电影却不得不提,它的名字叫《少林寺》。
就在我看完《少女之心》不久,香港电影《少林寺》来了!
好像是1983年的5月,在姚河公社的大院里,放映武打电影《少林寺》,那晚,我也去了。从我们学校到姚河街,很近的,那天放学,听说要放《少林寺》,我就没回家了,背着书包直接去了街上。夜幕降临时分,电影放映了,公社大院里人头攒动,很多人爬到院墙外的大树上看电影。
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武侠片,里面的武打动作好看,主题曲《牧羊曲》好听,地理环境嵩山很美。
《少女之心》展现的是青春少女柔美的世界,《少林寺》展现的则是热血男孩的侠义世界。
一柔一刚,一前一后,走进了我的生命中,一生难忘。现在的电影太多了,电视上、电脑里,想看什么电影就看什么电影,但真正让我恋恋不忘的还是少年时代看的《少林寺》,在我心目中,《少林寺》是最好的电影。
《少林寺》放映后,如一股旋风席卷了我老家,一时间成为人们闲聊的热门话题,我有个堂叔名叫朱祥危,也是个老光棍,他很少看电影的,但那晚也去看了,回来后,邻居问《少林寺》是讲什么的,他非常形象的说:“是讲和尚打架的。”邻居笑得嘴巴里的饭都喷了出来。
我们那里有个初